1943年,李运昌和其他300人,被日军7000人重重包围。一妇女说带他们突围,不料却领着他们来到一座悬崖峭壁前。李司令一看,瞬间惊呆:“这下真没办法了!”
1943年,30岁的大肚婆张翠屏站在村口跺脚搓手,3天前,她男人朱殿昆出门送鸡毛信,到现在还没个影儿。村里人都知道,老朱家媳妇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平日里帮八路军洗衣服送干粮,挺着大肚子还能爬树摘果子。
这天傍晚,村西头突然传来枪响,张翠屏扒着窗户缝往外瞅,看见李运昌司令带着三百多号人正在烧文件。
她心里咯噔一下——这架势八成是被鬼子包了饺子。果不其然,外头站岗的小战士跑进来报信,说七千多日伪军把下山的路全堵死了。
李运昌摸着腰间的手榴弹正要发话,院里忽然闯进来个裹着头巾的女人,张翠屏顾不上拍身上的雪片子,张嘴就说:“俺知道条野猪道能绕出去!”
几个参谋瞅着她鼓得像面锣的肚子直摇头,这要搁平时,李运昌打死也不敢让孕妇带路,可眼下子弹在房梁上嗖嗖飞,容不得多耽搁。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三百多号人跟着张翠屏往林子里钻,这女人走山路像踩棉花,两只脚在雪窝子里起起落落,愣是没打滑。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头突然没路了——五十多米高的石砬子直愣愣戳在眼前,跟刀劈斧砍似的。
战士们举着火把往崖顶照,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找不着,李运昌急得直搓手,后头追兵的狗叫声越来越近。张翠屏二话不说解下绑腿带,跟战士们要了十几条接成长绳。
她咬着草绳往腰上缠了两圈,光脚丫子往石缝里一卡,蹭蹭往上窜。雪粒子扑簌簌往下掉,崖底下的人看得脖子发酸。
等绳子从崖顶甩下来,队伍里几个愣头青争着要打头阵,张翠屏在上头喊:“让扛机枪的同志先上!”这话在理,重家伙什儿得先运上去,等最后个战士拽着绳子爬上来,东边天已经泛了鱼肚白。
刚要松口气,张翠屏突然捂着肚子往冰面上出溜,有经验的老兵喊了声“要生了”,男人们哗啦啦背过身围成三圈人墙。
北风卷着雪渣子往人缝里钻,里头接生的女卫生员冻得直打摆子。约莫半袋烟功夫,冰面上传来娃娃响亮的哭声。
李运昌脱了棉袄要给孩子裹上,张翠屏摆手说不用,她拿牙咬断脐带,扯块包袱皮把娃捆在胸前,抬腿又要带路。
队伍淌冰河翻雪山,五天五夜愣是没落下一个人,等把大伙儿送到五凤楼根据地,张翠屏裤腿上的血都冻成了冰碴子。
打那天起,李司令兜里就揣着张欠条,上头写着“欠张翠屏七百斤小米”。
新中国成立后,他托人找了十几年,直到1988年才在兴隆县山沟沟里找着当年那个冰上生的娃——这会儿都四十五了,正在在矿上抡大锤。
老将军摸着发黄的欠条直抹眼泪,可人家朱海清说啥也不要这债,说他娘临走前交代过,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70多岁的张翠屏,在临走前把儿子叫到炕头交代:“甭跟人说你爹娘干过啥,咱就是平头老百姓。”
她不知道的是,当年带着三百多人爬过的那个悬崖,如今修了盘山公路;她更不知道,自己舍命护下的那支队伍里,后来出了六个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