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央视曾曝光了我国的122毫米车载榴弹炮的演习画面,大量122毫米车载榴弹炮“火力全开”,曝光了解放军的强悍火力。
相比较之下,俄军就因为缺乏车载榴弹炮在俄乌冲突中吃了大亏。 在这三年的俄乌冲突中,俄乌双方都证明了车载榴弹炮的重要性,可俄罗斯军队却始终没有把它搞明白。
车载榴弹炮相较于一般的加农炮、榴弹炮,优势主要在于快速机动、快速部署、快速转移。 一门炮安装在卡车或越野车比如“猛士”底盘上,就能以时速几十公里的速度移动。在战时,这一能力能保证车载榴弹炮在战场上以相当快的速度机动,然后抵达指定地点进行部署。
而现代战场上各种侦察手段都非常先进且强势,一门炮开火后敌方很快就能发现它。这时候这门炮如果不快速转移,敌方的反击很快就会到来,然后摧毁这门炮。 甚至在互联网上素来有“一门炮开火8分钟就需要转移”的说法。 一般的加农炮、榴弹炮直接固定在阵地上,需要转移的话时间以小时计。车载榴弹炮直接在卡车底盘上开火,射一轮后马上就能转移,足够完成“开火后8分钟内转移”的目标。
可见在高强度、快节奏的战场上,车载榴弹炮的优势非常巨大,其能够快速的为一线士兵提供火力,自身的生存能力也非常强悍。
但是这样强悍的武器,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前期却并没有大量使用。 如果各位对俄乌冲突的发展历史比较了解,就会知道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第一阶段,也就是2022年上半年时,使用了大量的导弹。
根据美国智库组织,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估算,从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到2023年7月这一年半时间里,俄罗斯使用了超过5000枚的战术导弹。 这个数量是非常恐怖的,这也能说明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的前期,对导弹这种火力的依赖非常严重。 而俄军之所以对导弹的依赖非常严重,一大原因就是缺乏车载榴弹炮了。 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大量俄军沿着乌克兰的公路系统朝着基辅方向出发,一路打到了基辅的郊区。
但是俄军在进攻的时候,最前线的主力主要是轻装甲车和坦克,这带来了巨大的问题。 坦克的火力自然没的说。但坦克这玩意既耗油跑得又慢,在对速度有极大需求的军事行动中,坦克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 俄军当时的行动显然是正在进行“快速突击”,要在乌军大部队没有反应过来尽可能快的攻陷基辅,或者是占领足够多的土地。但是坦克因为耗油的特性,在当时有很多都没有跑到终点,从而有大量坦克被废弃在了路边。
至于装甲车,这玩意快倒是够快了,但火力不足。 一般的装甲车也就装备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注重火力的装甲车最多再装一门30毫米口径的火炮。这点火力显然无法满足俄军当时的需求。 如果当时俄军装备有大量的车载榴弹炮,那么这些车载榴弹炮跟随俄军装甲车前进,就能实现快速部署,且为前线俄军提供足够的火力。 说不定俄军一通冲锋,就真的把基辅给打下来了。
但很可惜的是,俄军当时并没有大量装备车载榴弹炮,所以对基辅的“突击”很快就结束了。一部分俄军打到基辅郊区后,俄军大部队就开始了撤退,然后俄乌战场就局限于现在的东乌克兰四州内。 并且因为俄军缺乏车载榴弹炮,所以“俄乌冲突第二阶段”,也就是2022年下半年,俄军不得不使用大量导弹充当火力。 而导弹的价格显然远高于车载榴弹炮使用的炮弹,这极大的提升了俄军的打击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俄乌双方打了一阵后,都不约而同的重视起了火炮。 乌克兰方面从北约那里搞到了M777型拖拽式火炮。但是正如我们上边说的,这种拖拽式火炮的部署和转移时间是以小时计的,这就导致乌军手里的M777型火炮战果并不显著,乌军自己也更喜欢用海马斯火箭炮系统。
俄军方面在吃了一个大亏后,也开始了在前线增加火炮部署。 当前俄军主要装备的车载榴弹炮,就是2S35“联盟-SV”型自行榴弹炮系统。该自行火炮是俄军从2014年开始生产的自行火炮,火力尚可,但是因为火炮底盘比较老旧,这款自行火炮的机动性远不如中国装备的新型122毫米车载榴弹炮。
当然俄军2S35自行火炮最大的问题是数量稀少。像解放军一个炮连装备9门122毫米车载榴弹炮或122毫米的火箭炮系统,俄军一个炮连才装备4~6门122毫米的122毫米自行火炮或火箭炮,火力比解放军一个炮连少40%~60%左右。
俄军当前和乌军在东乌克兰四州范围内“打烂仗”,一大原因就是俄军的火力不足。如果俄军火力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倍,达到解放军的水准,那么俄军的战线就不会推进得如此缓慢。 当然,军队的火力要提升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说军队扩编的问题,单单是一个钱的问题就让俄罗斯难以解决。 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一年的军费才600多亿美元,不到中国的30%。这点资金,显然很难让俄罗斯如解放军一般豪横。
即使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增加了军费,但2025年俄罗斯的军事预算也才13.5万亿卢布(约合1343亿美元),差不多就解放军军费的一半。俄军很难将其火力提升到解放军的水准了。
OK
还有俄方举办的坦克两项赛中的炮射比赛项目,明明中国坦克有炮塔双向自稳系统,可以行进间开炮击中目标,而俄国坦克没有或者性能差,为了他们的面子防止中国领先,针对中国修改规则,硬性规定不得使用这项功能参赛,逼得中国坦克使用落后且不熟悉的疾行急停射击方法比赛,没有取得好成绩。结果俄军面子倒是顾到了,又在俄乌战争中吃了大亏。不知俄罗斯这次战争结束后会不会吸取教训,不再玩虚的。
OK
想起来前几年电视播放的一次由俄方组织的中俄等国军事竞赛,其中一项是大口径迫击炮射击项目。中国参赛队用的是车载自行迫击炮,到射击位车一停,咣咣几炮出去击中目标转头就走。而俄罗斯队士兵还在从卡车上傻哈哈地人工往下搬笨重的钣座、炮身等散装的炮零件,等他们挖好坑组装好炮发射炮弹,中国队早跑没影了。为了面子,俄方竟然判中方犯规取消成绩!理由好像是没有设置阵地这个环节。我当时就想,到了战时,这样落后的观念和战法俄军会不会吃亏,果然在俄乌战争种应验了。
OK
还想起来了,在俄罗斯举办的空军飞镖比赛中,中国的军机对地使用精确制导弹药远程攻击的先进战法不准用,却只能按照俄罗斯空天军一贯的低空掠过敌方阵地发射火箭弹和投掷铁炸弹的落后战法规则比赛。结果导致中国的一架歼轰7在某一年比赛中可能不熟悉这种战法而坠毁。更奇葩的是,有一年中国的歼轰7战机快速丝滑地完成了比赛项目,俄方竟然判定速度过快而违规,理由竟然是俄方的对地攻击机没有使用这样快的速度!中国虽然为了照顾俄方面子,按照俄方制定的规则年年憋屈参赛,年年屈居老二,但这样的落后观念和战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在真实的俄乌战争中,苏24、25、30、34甚至苏35因为低空投掷铁炸弹而被大量击落,到后来再也不敢用了,何其悲哉!所以这次印巴的5.7空战震惊全球的军事强国更包括俄罗斯,也印证了中国战法何其先进,更印证了耿爽大使的那句话,如果中国介入俄乌战争,这仗早就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