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当初把港口的99年经营权租给中国岚桥集团,现在却要单方面推翻协议。他们的话已经放出来了,要么中企主动退出,要么他们强行收回。 2015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做了一件让国际商界都瞩目的事——他们把达尔文港99年的经营权,以5.06亿澳元的价格租给了中国岚桥集团。 这个港口可不是一般的码头,它背靠亚洲,面向印度洋,是连接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当年双方敲定合作时,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并未表示异议。岚桥集团接手后,投入大量资金升级港口设施,还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物流园区,一度被视为中澳经贸合作的典范。 然而,谁能想到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们突然宣称,当初的租赁协议可能存在“国家安全隐患”,要求岚桥集团主动放弃达尔文港的经营权,否则将启动强制征收程序。 这番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当初签合同时没人提安全问题,现在港口刚有起色就翻脸不认人,难道商业契约在澳大利亚只是一张废纸? 达尔文港的租赁风波,得从2015年的签约说起。当时,北领地政府正为港口扩建资金发愁,而岚桥集团恰好带着诚意而来。双方一拍即合,签下了这份长达99年的租赁合同。 可如今,澳大利亚却要收回港口,这不是单方面推翻协议吗?面对他们的强硬态度,岚桥集团并未退缩。他们公开表示“达尔文港绝不会出售”。 这场争端背后,其实藏着澳大利亚的两难处境。一方面,国内舆论压力让政府不得不摆出强硬姿态;但另一方面,强制征收港口不仅面临巨额赔偿,还会严重损害澳大利亚的国际信誉。 要知道,商业契约精神是国际贸易的基石,如果连政府都能随意撕毁合同,谁还敢来澳大利亚投资? 更微妙的是,澳大利亚的举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达尔文港项目涉及多家跨国企业,如果澳大利亚政府真的强行征收,这些企业难免会担心:今天能对中国企业下手,明天会不会轮到我们?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让澳大利亚失去更多投资机会。 如果澳方一意孤行,中企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为“中方企业合法权益不容侵犯”,澳方应该“尊重契约精神,为外资创造稳定环境”。 无论最终如何收场,它都给全球企业敲响了警钟:在海外投资时,除了算清经济账,更要做好应对政治风险的准备。 毕竟,再完美的合同,也抵不过某些人翻脸的速度。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连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都开始“耍赖皮”,那些真正需要外资的发展中国家,又该如何重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呢?
什么事让赖岳谦笑得停不下来了?原来,是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说的一句话!澳大利亚防长说
【81评论】【6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