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以色列为何跳的最高?又是口头支持又是给印度送武器?

岚昕不语 2025-05-10 16:52:33

5月初,当印巴再度燃起战火,克什米尔的天空,被炮火映红之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火速与印度总理莫迪打了电话,以坚定不移的语气,表达了印度的支持。 话音未落,一批崭新的“箭矢”无人机和精确制导导弹,便从以色列运抵印度新德里。 不得不说,内塔尼亚胡“一个唾沫一口钉”,他的支持不仅停留在口头,更以真金白银的武器来落地。 这让人十分好奇,以色列为何如此支持印度打击巴基斯坦? 难道因为巴基斯坦也是斯坦吗?

在和以色列结交这件事情上,印度人没有遵循自己一向“高调、公开”的民族特性,而是静悄悄地和以色列建立了准盟友关系。 2014年,莫迪上台后,印度的外交政策开始务实。 当看到以色列对这些穆斯林国家的态度后,印度直接和以色列打成一片。 2017年,莫迪成为首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 那年的7月,莫迪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和内塔尼亚胡并肩漫步。

在媒体的镜头前,两人签署了七项合作协议,涉及到农业、水务还有航天领域,这都是印度当时所急缺的。 在记者会上,一向老谋深算的莫迪难掩自己的兴奋,说道:“印度跟以色列是反恐和创新方面的天然盟友。” 这句宣言如同一颗定心丸,标志着印度跟以色列,从此成为合作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国际舞台上,印度的动作更加彰显出了自己的诚意。 2019年,当联合国经济跟社会理事会讨论一项谴责以色列的提案之时,印度直接罕见地投出了支持以色列的票。

这和印度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在巴以问题上的中立立场大相径庭。 就当全世界为印度外交政策的180度大转弯震惊之余。 时任印度外长苏杰生只是淡淡的回应道:“外交也需要与时俱进。” 从此,印度跟以色列在政治外交上形成了背靠背的准盟友关系。 2018年,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回访印度时,在新德里,他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 在几十万人排成两列欢迎之余,莫迪还亲自陪着他去参观印度的国宝泰姬陵,可见对以色列的亲密态度。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自然而然,在2025年4月末爆发的印巴冲突里,以色列的态度非常明确。 内塔尼亚胡直接通过电话,清楚地表示了支持印度对于克什米尔的看法立场,直接放话道:以色列可以给印度提供更多直接的帮助。 这种政治上的默契难道不是两国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的一个形象表现嘛? 从10年前相互靠近,再到现在的准同盟,印度跟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在莫迪的促使下,正在变得愈发亲密...... 再加上相似的敌人,以色列和印度,可以说是亲上加亲。

如果说政治关系是印度和以色列双方合作的骨架,那么相同敌人就是两国合作的血肉。 以莫迪为代表的印度教右翼势力和以色列的立场,就好似两面在迎风飘扬的旗帜,因共同的敌人而彼此呼应。 从建国开始,印度就和巴基斯坦就处于剑拔弩张的关系里,从08年的孟买恐袭,再到2025年4月22号的克什米尔地区恐怖袭击,和巴基斯坦之间“血与火的教训”已经篆刻在了印度的国家记忆里。 与之相似的,在中东和邻居天天“打成一片”的以色列,也是强敌环绕。 无论是哈马斯还是真主党,以色列已经习惯了在仇恨和战火的硝烟里生存。

面临相似的处境,印度跟以色列在国防安全上找到了难得的共鸣,在此基础上两国开展了进一步的军事合作。 在1999年卡吉尔战争里,当巴基斯坦军队秘密潜入克什米尔地区,让印度空军陷入困境之时,是以色列迅速伸出援手,以最快的速度给印度运送了“绿松石”无人机以及高精度激光制导炸弹,让印度扭转了战局。 据印度国防部的统计,以色列的高科技武器摧毁了70%以上的敌方目标。 在印度扭转战局这件事上,以色列武器立下头等功劳。 时任印度国防部长——乔治费尔南德斯,面对镜头,这位国防部长没有掩饰住自己的感激之情,激动的讲道:“以色列给的军事援助,仿佛一场及时雨。”

这份恩情,印度还不完。 而在情报合作上,印度跟以色列同样具有高度默契。 印度的RAW和臭名昭著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早已结成了一对生死战友。 2023年,两国情报机构联手在孟买破获了一起恐怖阴谋,三名巴基斯坦易嫌疑人落网。 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罕见的公开表扬道:“感谢摩萨德的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 反恐演练,情报共享,甚至联合研发监听技术。印度和以色列的合作就像一台精密机器,运转的滴水不漏。 这种因为面临共同威胁而产生的共鸣,正是两国携手合作的最佳动力。枕戈待旦,时刻备战,这是以色列和印度两国面临的最大问题,让两国有了天然的合作基础。 而在其他方面上,印度和以色列同样有着许多共同的追求......

同在伊斯兰阵营里的巴基斯坦和伊朗,是印度和以色列共同的对手。 在印度看来,巴基斯坦是自己在南亚的心腹大患。 而以色列则把伊朗视为中东的头号威胁。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死于伊朗组织的“抵抗之狐”围剿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出于面对共同敌人的考虑,以色列和印度越走越近,而军火贸易则是以色列和印度之间加深联系的最佳纽带。 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军火贸易往往跟政治军事强关联,甚至绑定在一起,从军火交易的数量,时间以及方式上,同样也可以反推出军火贸易里,两国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印度跟以色列确实是铁杆的政治盟友。 要知道以色列是印度第二大武器供应商,而印度则是以色列武器的头号买家。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披露,从2019年到2023年间,以色列对印度武器出口额高达28亿美元,占以色列武器出口的37%。 据《纽约时报》报道,2025年4月末,印巴冲突再起。以色列马上送来“箭矢”无人机和精确制导导弹,总价值超过3亿美元。 当看到最新的以色列军火时,印度现任国防部长辛格,难掩自己的激动之情,讲道:“这些武器对于印度的边境安全来说,尤为重要。”

除了大量的军火贸易之外,地缘战略的考量同样深刻。对以色列来说,通过支援印度,就可以有效牵制巴基斯坦和伊朗之间的盟友网络。 而印度则可以得到以色列国际一流的军事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国防实力。 早在2023年,印度就从以色列采购了大量”苍鹭“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被部署在克什米尔地区,极大地增强了印度的边境监控能力。 反过来说,印度庞大的市场也为以色列军工企业提供了丰厚的回报。这种战略利益上的深度融合。难道不是两国合作最坚实的基石吗? 从无人机到导弹,从雷达再到网络战技术,以色列庞大的”军火超市“,为印度量身定制。 而印度,则用实实在在的钱和外交支持来回馈以色列的高度信任。对于两国而言,这的的确确是一场酣畅淋漓少见的双赢。

0 阅读:141

猜你喜欢

岚昕不语

岚昕不语

以我之青春, 捍卫这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