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谭嗣同被关入大牢。一日,牢中来了一女子,扑上前就撕扯谭嗣同的衣服,嘴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5-10 17:27:00

1898年,谭嗣同被关入大牢。一日,牢中来了一女子,扑上前就撕扯谭嗣同的衣服,嘴里还急促地说“给我留个孩子!”岂料,当谭嗣同看清女人的脸时,顿时大惊失色。

女子名叫李闰,1865年出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李寿蓉是咸丰年间进士,才学深厚,以孔孟之道治家,李闰得家学熏陶,知书达理,很有文采。

李父和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同在户部任职,是同僚又是同乡,两人关系亲厚,正好两家儿女同年,就亲上结亲,定了娃娃亲。

谭嗣同深受新思想影响,讨厌包办婚姻,崇尚自由恋爱,但慑于老父亲威严,只得勉强接受。

1883年,一顶大红轿将李闰抬入谭家,谭嗣同看见李闰迈下轿子的小脚,心头顿觉被一口闷气塞住。

他难以接受妻子是旧式女子,就负气不理李闰。李闰聪明,看出谭嗣同的冷漠,但只微微一笑,因为她有办法让谭嗣同接纳自己。

一日,谭嗣同心中烦闷,清廷的腐败无能时时传入耳中,而他除了读书科举外,却什么都做不了,这使他十分烦躁。

于是就即兴作诗一首,谁料李闰竟然回应了一首,还冲他一笑:“夫君,这诗可能否抚慰你的心?”

谭嗣同喜出望外,就和李闰探讨起来,还谈些时事,出乎他的预料,李闰不但诗词有内涵,对时局也很有见解。

这之后谭嗣同就把李闰视作知己,两人感情渐入佳境。

1889年,李闰生下儿子,谭嗣同非常高兴,给儿子取名兰生。儿子的到来让谭嗣同对李闰更加珍爱。

叔伯兄弟都知道李闰相貌普通,聚在一起就偶尔玩笑:“七叔,你看七婶还蛮好看的吧?”谭嗣同一脸认真地答道:“配我有余”。

实际上单论相貌,谭嗣同长身玉林,一表人才,李闰就逊色多了,但谭嗣同不介意,他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

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太短暂。不久他们的儿子兰生夭折了。

李闰悲伤过度,身体受损,很长时间都没有再怀上孩子,这让她十分愧疚,就劝说谭嗣同纳妾,说他们这一房不能断了香火。

谭嗣同斩钉截铁拒绝,此时的谭嗣同已经把心思放在了为国奔走上,并鼓励李闰学习新思想。

在和谭嗣同朝夕相处中,李闰不仅视谭嗣同为丈夫,更视为精神偶像。她的身心都已离不开这个男人。

然而一场更大的灾难等着她。1898年,谭嗣同参与维新变法被清廷抓住大牢。

惊闻噩耗,李闰擦干眼泪,上下打点,买通狱卒,得以进牢探望。

一进入牢中,李闰就拉扯着谭嗣同的衣服,说道“留个后吧,这一房不能断了香火,否则我就是谭家的罪人。”

谭嗣同一看来人是妻子顿时大惊,责怪妻子不知避嫌,随后说道:“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奴隶,我希望你来帮我见证新世界的到来,在那个新世界里去教育所有人的儿女。”

最后,谭嗣同嘱咐妻子好好活下去,并催促妻子赶紧离开。

不久后,谭嗣同被处决,李闰得知消息数度昏厥,她想追随丈夫而去,但家人严密看护,未果。

她一直愧疚自己没有为谭嗣同留个后,每每想到此都痛不欲生。

为了不让公爹担忧自己,她就人前强忍眼泪,人后就日夜痛哭。如此过度忧伤,李闰的身体眼见着憔悴。

谭继洵心急如焚,他担心李闰再做傻事,就想出一个方法,他将管家的责任交给李闰,用李闰极强的责任心留住她的命。

他说:“嗣同不能复生,你垮了身体,谁来替嗣同尽孝,嗣同没做完的事,谁来帮他完成?”

谭继洵的一句话点醒了李闰,是啊,她还不能死,她得替谭嗣同扛起家庭责任。

李闰也是个狠人,下定决心后,就收起了眼泪,不再啼哭。

她承担起教育谭家后人的重任,谭家兄长早逝,大嫂不识字,她就把侄子视为亲生儿子,勤加教育。

一年后谭继洵辞世,李闰就做了谭家大家长,家里的大事小情都依仗她去打理,她用 忙碌冲淡忧伤。

抽空她还要整理丈夫遗留下来的书稿和遗物,她不能让丈夫的血白流,她要丈夫的思想保留下来,被世人看到。

1914年,李闰变卖部分家产,在谭嗣同的家乡长沙浏阳县创办女子学校,自任校长。

后来改名“浏阳女子师范学校”,并请当时名流来执教,她鼓励穷人家的女孩子来校读书,并激励她们做新式女性。

除了创办女子学校。李闰还创建了育婴堂和收容所等公益事业,为救助女婴出钱出力。

为了让办学和公益事业长期做下去,她把谭家沿街的房子改造成客栈,用营收作为支撑资金。

1924年,李闰60大寿,康有为、梁启超特地合送一幅牌匾,上书“巾帼完人”4个大字。

待客人走后,李闰抚匾痛哭,她边哭边说:“嗣同,你没做完的事,我都替你做了,只是没你做得好,但我已尽全力了,儿孙辈都大了,我累了也想你了。”

此后没多久,李闰就病倒了,1925年辞世。

女子本弱,为爱则刚,李闰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真爱,爱你就是替你承担责任,帮你完成人生理想。

0 阅读:958

评论列表

老邹

老邹

8
2025-05-10 18:36

中华好儿女

猜你喜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