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北京一名10岁男孩放学回家,无意中发现母亲上锁的柜子没关,翻出5毛钱

雾里看花水中 2025-05-11 02:58:05

1992年,北京一名10岁男孩放学回家,无意中发现母亲上锁的柜子没关,翻出5毛钱时却意外看到一封信,内容让他大吃一惊!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那个不寻常的下午,改变了祁国建的一生,北京大兴的夏季,蝉鸣声此起彼伏,十岁的男孩放学归来,一眼就注意到平日里紧锁的木柜虚掩着,他本想找些零钱买冰棍,却在柜底发现了一本破旧的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封已经泛黄的信,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信纸上,那行等孩子长大,我会对孩子说把他送养在北京的字迹,瞬间让他怔在原地。 童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每逢过年,母亲总会给他准备新衣;下雨打雷时,母亲会整夜陪着他;父亲虽然严厉,却在他生病时彻夜守候,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瞬间与信中透露的身世形成强烈反差,让年幼的祁国建一时难以接受。 将信放回原处后,祁国建开始暗暗观察父母,他发现父母对他的态度始终如一,既有疼爱,也有管教,可他的心态却悄然改变,不再像从前那样任性,每当父亲夹给他鸡腿,他会主动分给父母一些;看到母亲忙碌,也会主动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细微的变化,让父母欣慰地以为儿子懂事了,却不知他早已看破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到了初中,母亲终于在一个平常的午后,轻声向他道出了真相,令母亲意外的是,祁国建平静地点了点头,原来,当年他的亲生父母因为生活困难,不得不将他托付给祁家,养母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封珍藏多年的信交给了他,并表示如果他想寻找亲生父母,他们完全支持,这份开明与包容,让祁国建内心倍感温暖。 然而,当祁国建准备开始寻亲时,养父却突发中风住院,看着病榻上的养父,想起这些年来养父母的养育之恩,他决定暂缓寻亲计划,在医院的日日夜夜,他细心照料养父,擦身、翻身、喂药,事事亲力亲为,这期间,他不经意看到养父后颈的老年斑,忽然想到自己素未谋面的亲生父母,不知是否也已步入暮年。 养父病愈后,祁国建按照信上的地址寄出了书信,却都石沉大海,直到2017年春天,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等着我》节目组,令人欣喜的是,节目组真的找到了线索,录制现场,当银发的生母从希望之门走出来的那一刻,三十多年的相思之情喷涌而出,而让所有人动容的是,养父特意换上新衣,搀扶着他迎接亲生母亲。 团聚后,两个家庭之间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每年清明,祁国建都会带着妻子孩子南下探亲;而福建的兄弟也会在寒冬送来家乡的特产,面对外人的闲言碎语,养母总是坦然相对:多一双筷子的事,孩子心里踏实才最重要。 这个跨越南北的大家庭,印证了老一辈人常说的忠厚传家,在祁家的熏陶下,祁国建深深体会到,血缘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珍贵的情感,那就是养育之恩与心灵相通,两个家庭因为善良与包容而紧密相连,共同书写着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这份情谊,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传承,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 如今的祁国建,在两个家庭的关爱中过着幸福的生活,南来北往的亲情往来中,处处洋溢着温情,这段经历让他明白,爱可以超越血缘,善良可以跨越地域,而真诚的心意终将得到美好的回报。 信息来源:CCTV1等着我——《时隔37年与母相认哭成泪人,从此两家人一家亲》

0 阅读:0
雾里看花水中

雾里看花水中

雾里看花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