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2025立法计划书》:这次韭菜真要翻身?
证监会最近甩出一份《2025立法计划书》,“今年重点抓两件事——维护市场健康,保护中小投资者
第一招:给投资顾问戴“紧箍咒”
新出台的《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堪称整顿算命先生指南。毕竟现在某些"股神"的套路,比天桥底下摆摊的还野——上午说"突破年线闭眼买",下午就能改口"技术性调整快割肉"。新规一出,投资顾问们终于要像饭店服务员持健康证上岗了,总不能让人吃着"满仓干"的毒鸡汤拉肚子吧?
第二招:衍生品市场装“电子秤”
《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更是精准打击"缺斤少两"行为。以前玩期权期货就像在菜市场买活鱼,眼瞅着摊主捞起一条三斤的,回家发现塑料袋里水占两斤半。现在监管直接给市场安上公平秤,谁再搞"虚拟仓位"“恶意平仓”,分分钟罚到改行卖真鱼。
最狠的大招藏在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里
听说要增设"基民后悔权",基友们狂喜:"终于能像网购一样七天无理由赎回了!“虽然具体细则还没出,但已有基民畅想画面:当某顶流基金半年亏掉30%,投资者可以理直气壮点击"申请退货”,并附赠差评:“经理水平不如我家猫,至少它抓老鼠不收费。”
看着这波操作,老股民感慨万千:二十年前K线图下全是眼泪,现在至少有人看到你掉眼泪时不时递上一张纸。虽然短期内"一卖就涨"的玄学依然存在,但至少那些明目张胆违法违规者收敛了许多,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
随着资本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资本市场会越来越公平公正,制度会日益完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跟你能否赚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就算这个市场绝对的公平公正,游戏规则是不会变的,我们只充分的认识的资本市场的本质,就不会对制度的建设寄予过高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