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6年,22岁的曹操在大婚之日,掀起红盖头后,看到新娘美若天仙的面容和雪白的肌肤,心中止不住的暗喜,谁料,这时袁绍走过来却说:“看好你的新娘子,小心我对她下手!”
曹操好不容易打下了大半个天下,成为了一方霸主,可即便是在最风光的时候,每到深夜独处,他的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张脸。
那是一张有着圆润下巴和雪白肌肤的脸,属于他年轻时的妻子丁氏。
曹操本以为他和丁氏会是一辈子的幸福姻缘,谁曾想,却因为曹操一时的错误决定,永远地失去了彼此。
曹操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丁氏悲愤离去的情景。
她眼里的泪水,嘴角的苦笑,无不在控诉着曹操的无情。可曹操又能说什么呢,败坏了夫妻感情的,正是他一手酿成的大错。 那一年,他率军攻打宛城,城主张绣不想死磕到底,就乖乖地举了白旗投降。为了拉拢曹操,张绣大摆宴席,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曹操不胜酒力,一个没把持住,竟然对张绣的婶母动了歪脑筋。事后曹操心里也知道理亏,但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向下属认错。
殊不知,张绣可不是吃素的,表面上,他装作若无其事,背地里却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曹操落网呢。 厄运很快就降临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曹操酒足饭饱,正香甜地睡大觉,张绣的骑兵就趁着夜色,悄悄地潜入了曹营。
等曹操反应过来时,军营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哀嚎声和兵戈声,鲜血染红了大地。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挺身而出,拼死护驾。曹昂奋不顾身的勇猛,为老爹争取了宝贵的逃命时间。
但他自己却再也没能离开那片修罗场,曹操眼睁睁地瞧着亲儿子倒在血泊里,心如刀绞,肝肠寸断。
等丁氏知道了这事,她彻底崩溃了,这个女人一下子失去最爱的儿子,她再也无法原谅曹操的自私和背叛,也无法再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其实曹操和丁氏的婚事,其实打从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政治味。他们俩的结合,与其说是因为两情相悦,倒不如说是门当户对。
曹操作为当朝权贵,娶个官宦之女做正室,优优雅雅地过日子,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在洞房花烛夜前,曹操连丁氏长啥样都不知道,更别提见过面了。
可当他掀开盖头的那一刹那,曹操整个人都惊呆了。那张脸,精致得跟画儿似的,白里透红,眉清目秀。
更难得的是,丁氏为人直率,心思单纯,虽是名门闺秀却没有半点矫情做作。
曹操被她的美貌和气质深深吸引,婚后夫妻恩爱,琴瑟和谐。丁氏用她的贤惠与智慧熨平了曹操棱角分明的个性,一度让他收心不少。
可造化弄人,再完美的婚姻也逃不过现实的考验。
随着时间流逝,丁氏迟迟不见有身孕,曹操府上渐渐有了流言蜚语。人人都在背后嘀咕,说丁氏是个“石女”,攀上高枝儿没本事,还不赶紧让位给能生养的。
曹操却不为所动,他宁可让已故侧室生的儿子曹昂过继给丁氏,也要维护她在府中的位置。
这让丁氏感动不已,她视曹昂为己出,含辛茹苦地抚养他长大。在丁氏的精心教导下,曹昂茁壮成长,成了曹家的顶梁柱,也成了父母的骄傲。
物是人非,当年的“神仙眷侣”已经阴阳两隔,曹昂的亡魂不知在九泉之下是否瞑目,而丁氏从儿子离世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笑容。
她恨透了那个自私鲁莽的男人,却也恨透了不懂得换位思考、宽恕包容的自己。她悔恨,为什么明知曹操在外打拼不易,还要用离家来惩罚他,让他在事业和感情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如果她能多理解曹操一点,如果她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