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长孙皇后难产,众太医束手无策。孙思邈伸手切脉,片刻后,突然惊叫,“皇后

林硕言丫 2025-05-13 08:45:02

贞观年间,长孙皇后难产,众太医束手无策。孙思邈伸手切脉,片刻后,突然惊叫,“皇后要死了!”唐太宗听罢,大笑道,“给我重赏!   相传唐太宗和皇后伉俪情深,怎么皇后性命不保,皇上却如此的开心?莫非皇上和皇后的感情不和?   长孙皇后怀孕时,唐太宗高兴的合不拢嘴,这可是他最心爱的女人怀上的孩儿,唐太宗还派了专人照料整个孕期,就是以防出现什么意外。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长孙皇后偏偏就有了意外。   产婆在接生时,却迟迟看不到婴儿的头。而长孙皇后却在床上面疼的死去活来,太医们跪在产房外,一个个交头接耳的商量着,却都束手无策。   唐太宗在门外急的来回踱步,却等来的太医的一句“皇后难产,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下一个!”   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自然不愿意二选一,撂下了一句,“若是救不回皇后母子,那就让整个太医院陪葬!”   太医们顿时慌了神,长孙皇后的这胎,非得是个“神医”来治,才能够有转机。也就在这时,一名太医向皇上举荐了孙思邈。   孙思邈在民间颇负盛名,据说他的手中就没有救不活的病人。长孙皇后如今危在旦夕,或许孙思邈有办法一试。   唐太宗一听民间还有这种人,立刻派了专人去请孙思邈进宫。但孙思邈的医术都是口口相传,宫中没人见过他的真本事,要是让他给皇后看病,还得经过一道“测验”。   孙思邈被快马加鞭带回了宫里,此时的长孙皇后已经气息奄奄,宫女们一个个神色慌乱,好像即将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孙思邈意识到皇后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便提出要搭脉看诊,却遭到了拒绝。   “皇后娘娘千金贵体,现在还正是生产之时,你一个外男怎能擅入?”   但是看病就讲究个“望闻问切”,连诊脉都不能靠近,这病又要怎么治?   孙思邈点了点头,他也只能遵守这皇宫里的规矩。接着便拿出了几根长长的丝线,吩咐宫女将丝线绑在娘娘的手腕上,如此便可“隔空诊脉”。   宫女若有所思的将丝线接了过去,绑好之后便示意孙思邈可以开始诊脉。孙思邈示意旁人不可出声,如此他才能安心诊断。只见孙思邈的眉头紧皱,接连摇了摇头,直接跪下回话,“陛下,皇后娘娘已无脉象,只怕已经归天!”   一旁跪着的太医吓的浑身哆嗦,这不就是说皇后娘娘已经死了,也没办法救治,那他们的项上人头岂不是很快就要落地。   可唐太宗的脸上却无半点悲伤之意,反而露出了一副十分满意的表情,“孙郎中只管安心看病,皇后若母子平安,必定重重有赏!”   随后唐太宗便轻微咳嗽了一声,屋内的宫女立刻明白,将丝线又重新系好,并恳请孙思邈再行诊脉。   孙思邈只好将信将疑的又诊了一次,刚刚还将毫无生机的脉搏,如今竟然有了生机,这就说明还有法子可救。   原来唐太宗为了检验孙思邈的医术,故意让宫女将丝线系在了木头桩子上。所以孙思邈第一次把的脉才是“死脉”,这也是为什么唐太宗会满意的原因。   孙思邈根据微弱的脉象,又通过询问宫女得知了皇后娘娘的身体状况。结合“望闻问切”,孙思邈立刻开下了一副对症下药的方子。   也正是这个方子,才让皇后娘娘的难产症状好转,得以平安生下皇子,母子二人平安。   孙思邈凭借救治皇后有功,得以一路进到了太医院内做事。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林硕言丫

林硕言丫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