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高兴太早!中美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中美双方最起码还有三个方面没有谈拢! 中美近期的经贸谈判虽然释放出缓和信号,但表面的“破冰”背后仍隐藏着深层分歧。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公开信息,双方在关键领域的博弈远未结束。 最主要的,特朗普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关税并未完全取消。这一次的关税战是美国以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又在4月2日将税率提高至34%挑起的。 尽管联合声明宣布暂停24%的“对等关税”,但明确保留了10%的芬太尼相关关税。这意味着中国输美商品仍需承担额外成本,尤其是医药、化工等敏感行业。 其次,美国对中国货轮的港口费政策未被纳入谈判框架。根据美国4月24日生效的新规,中国制造的船只进入美国港口需按净吨位缴纳每吨50美元的费用,且未来三年每年递增30美元。 以一艘6.5万吨货轮为例,单次靠港费用高达325万美元。尽管中国在日内瓦会谈中明确反对这一措施,但联合声明全文未提及港口费问题。中远海运等企业已公开表示,此类政策严重扭曲公平竞争,可能导致全球海运成本上升15%-20%。 还有800美元以下小包裹的免税政策仍未恢复。美国海关自2025年1月起取消了这一长期优惠,对跨境电商商品征收120%的关税。 尽管Temu、Shein等平台试图通过拆分订单规避税费,但美国海关通过合并申报规则加强监管,同一收货人单日进口总额超过800美元即触发全额征税。 联合声明中关于关税调整的条款仅涉及4月2日后新增关税,未提及恢复小额豁免。这对依赖跨境电商的中国中小企业造成直接冲击,2024年中国对美跨境零售出口额同比下降23%,其中30%的订单因关税成本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未解决的问题背后是结构性矛盾的延续。美国在谈判中坚持“战略再平衡”原则,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重塑供应链。而中国则强调对等原则,仅同意在90天缓冲期内暂停部分反制措施,同时保留稀土、关键矿物等领域的反制能力。 这种博弈态势意味着,即便短期关税有所回落,长期的制度性摩擦仍将持续。正如中信建投分析指出,美国可能在医药、电子等战略产业施加新的关税,而咱们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将成为破局关键。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第一天会谈结束,中美连谈8小时,美媒:最好情况是双方同时降税中美经贸高层在瑞
【59评论】【77点赞】
联合论坛
波音飞机的停靠费收了吗?
走天涯
哥只关心两件事:稀土管控与台湾回归。
你觉得好就好
错,美国保留了20%的芬太尼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