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年,90岁的苏麻喇姑去世。康熙传召让十二阿哥替她守灵念经。太监一下蒙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想了半天说:“皇上,大清开国来,从没有皇子为逝世宫女念经的先例。这不合适吧。”
苏麻喇姑,满族,出生于科尔沁部一个普通牧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还是个小女孩时就被卖到了贝勒达尔汉的府第,成了一名无足轻重的小宫女。
达尔汉的千金孝庄公主,同样从小生活在府第,两人年龄相仿,性格也相投,渐渐成了好友。苏麻喇姑聪明机灵,孝庄公主对她异常信任。两人一起长大成人后,孝庄嫁给了皇太极为妻。苏麻喇姑也随主入宫,仍旧担任孝庄的贴身侍女。
皇太极喜新厌旧,孝庄常常落得冷落。幸而有苏麻喇姑时刻陪伴,两人依旧形影不离。苏麻喇姑体贴入微,总是能妥帖照料孝庄的起居生活,关心她的心情,使她不至于在深宫之中感到太过寂寞难耐。
1643年,皇太极突然驾崩,8岁的福临继位。大权落在辅政大臣多尔衮手上。孝庄担心多尔衮谋害儿子,也担虑儿子年幼不懂事被多尔衮利用。无计可施的她,只能流泪向苏麻喇姑倾诉。
苏麻喇姑心中也同样牵挂顺治的安危,主动请求冒险传话联络太后和小皇帝。起初孝庄十分犹豫,生怕苏麻喇姑遭遇不测。但苏麻喇姑义无反顾,孝庄最终还是答应了。
于是,苏麻喇姑开始了秘密通信的工作。每次她背着风险穿梭于皇宫和顺治的寝宫之间,把孝庄的嘱托和关爱传达给顺治,又将顺治的思念和问候带回孝庄身边。
虽然过程极为艰辛,但苏麻喇姑从未推脱或退缩。她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完成孝庄交待的任务。两年时间里,苏麻喇姑如履薄冰,终于保证了太后和小皇帝的联系。
救命恩人之大,感激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孝庄太后从此将苏麻喇姑视如己出,像亲生姐妹一般亲近信任。遇到难题,她总要第一个与苏麻喇姑商议。
1654年玄烨出生。孝庄将其托付给苏麻喇姑抚养教导,以偿当年苏麻喇姑冒险传话之恩。苏麻喇姑起初谦虚推辞,但终是接受了孝庄的委托。她悉心照看刚出生的小皇子,像对待亲生骨肉一般疼爱。白天她带着玄烨学习语文,讲授礼仪规矩;夜晚则细心照料他的起居饮食。
1661年,顺治帝不幸早逝,8岁的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从此,苏麻喇姑成了年幼的康熙最亲近的长辈。小皇帝生性聪慧,但随着父亲驾崩,他变得愈发敏感内向。每当他受到委屈或遭遇不公,苏麻喇姑总能耐心开解,用温和的话语安慰小皇帝受伤的心灵。
她经常对康熙耳提面命:“阿哥不要害怕,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你是天生的龙种,早晚要成为一个明君。”康熙倾听她的谆谆教导,也渐渐长大成人。1667年,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14岁的康熙染上了当时无药可治的天花病症。
众臣得知皇帝染病的消息后,都纷纷避之不及,只有苏麻喇姑主动请缨进宫照料。为了不传染给其他人,康熙被安置在了宫外偏僻的一处别院。苏麻喇姑昼夜拘束在康熙病榻前,细心照拂他的起居饮食,还不厌其烦地絮絮叨叨劝解,唤醒康熙的生存意志。
经过苏麻喇姑一月有余的悉心照料,奇迹发生了,康熙的病情竟然奇迹痊愈!所有人都说这是苏麻喇姑的功劳。康熙也从此将苏麻喇姑视如亲生母亲。
1688年,孝庄太后去世,享年75岁。苏麻喇姑陪伴太后近50年,对她的感情之深,自己最是明白。太后的离世,对苏麻喇姑的打击可想而知。为了分散她的伤感,康熙将自己的十二皇子胤祹托付给了苏麻喇姑抚养教导。对一个宫女来说,这是极高的恩宠。
苏麻喇姑一生没有私情,将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两孩子。她严格要求胤祹刻苦学习,劝导他谦逊谨慎,不要与兄弟争权。在她的哺育下,胤祹顺利成长,并在九子夺嫡的混战中安然无恙,最后以79岁高龄长寿而终。
晚年的苏麻喇姑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侍奉皇室之中。她以老师的身份,见证了康熙成为一代明君。以母亲的情感,代替孝庄继续关爱康熙和胤祹。1705年,93岁的苏麻喇姑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临终之际,她只将自己比作一名普通下人,请求皇上不必过分优待。
但在康熙心中,苏麻喇姑的地位远远高于一般宫女。她忠心耿耿,勤勉谨慎,两朝奉献,匡扶皇室。没有她的悉心照料,就没有后来的康熙盛世。所以,当苏麻喇姑的丧仪如期举行之日,康熙亲自前来致祭;并破例允许皇子为一介宫女守丧念经。
一生清白无私,忠心不二。苏麻喇姑用毕生的奉献,打破了等级森严的皇宫界限,获得了来自两代皇帝的敬重和眷顾。她将普通的宫女之命,兀测活成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