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没人造反很正常,朱标死后就开始布局杀蓝玉,当年8月征调河南精兵1.1万人入京,湖广江西的明军中低层军官也一并入京,赐于世袭职位训练在京士卒。(调兵入京在朱元璋时期很正常,因为老朱爱练兵,还时不时从外地调军队和军官入京,所以这个不会引起打草惊蛇) 紫禁城里的老爷子端着茶碗,看着兵部呈上的调兵文书笑得意味深长。河南来的精锐驻扎在孝陵卫边上操练,江西军官在玄武湖边教新兵射箭,整个南京城热闹得像个大军营。蓝玉还在西北打蒙古残部,压根没注意京城多了上万张生面孔——这些可都是皇帝留给他的“惊喜套餐”。 要说老朱搞政治清洗那真是祖师爷级别。蓝玉前脚刚把蒙古王子押回南京,后脚就发现自己成了光杆司令。手底下能打的副将全被调去广东练兵,军中的粮草官换成了户部空降的账房先生。最绝的是皇帝突然给九边将领集体升爵位,凉国公的名号转眼从香饽饽变成催命符。等蓝玉察觉不对劲,锦衣卫早把他家厨子发展成眼线,连他吃红烧肉放几勺盐都写成密报送进宫了。 有人觉得朱元璋纯粹是多疑症晚期,其实这波操作藏着大棋局。朱标死后皇太孙朱允炆才15岁,朱元璋必须把军权从藩王派(蓝玉集团)转移到中央军(京营)。他故意让蓝玉活着看到《逆臣录》出版,还特意把蓝玉的人皮送给蜀王妃“留念”,吓得各地藩王连夜写效忠书。这招杀鸡儆猴比什么丹书铁券都管用,从此大明武将见了朱家王爷都绕着走。 不过老朱这套组合拳也有副作用。蓝玉案砍掉的不只是骄兵悍将,连带把明朝最能打的边防军系统拆得七零八落。后来朱棣敢起兵“靖难”,就是看准建文帝手里没靠谱武将——他爹朱元璋把会打仗的都剥皮实草了。更讽刺的是朱元璋严防死守的藩王造反,最后恰恰应验在自家儿子身上。
朱元璋杀功臣没人造反很正常,朱标死后就开始布局杀蓝玉,当年8月征调河南精兵1.1
三分的戏说
2025-05-14 02:45:15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