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是国民党高层中最坚决的主战派,他抗战热情之高无人能及,就连蒋介石都自愧不如。见老冯这么积极,蒋介石就让他出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去独当一面。
当时的前方将领主要以黄埔的为主,这些年轻将领勇猛有余经验不足,所以主要几个战区的负责人都由此前的各路诸侯担任,比如:第二战区的阎锡山、第五战区的李宗仁和第七战区的刘湘。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冯玉祥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
一开始蒋介石对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轻而易举的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对此,冯玉祥痛恨不已,那时候的蒋介石一心想要解决中国共产党,冯玉祥怎么劝都劝不动。
既然正规军不去抗日,冯玉祥干脆在地方拉起了许多地方军,他还组织了抗日同盟军,这支部队还和共产党有一些联系。
值得一提德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许多国民党内部势力都开始纷纷质疑蒋介石,蒋介石为此还被停职了一年。
之后蒋介石官复原职,自然就要报复一下之前口诛笔伐的内部势力,该敲打的敲打,该算账的算账,而冯玉祥却依然希望蒋介石能主张抗日,但很可惜,蒋介石依然还是选择攘外必先安内。
但是在蒋介石的眼里,冯玉祥组建同盟军就是在勾结中国共产党。给冯玉祥安上了许多罪名,并且出兵镇压和围剿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
人家只是想抗日救国,人家有什么错。后来一夜之间,蒋介石突然开窍了,明白了冯玉祥对抗日的良苦用心,开始重新拉拢冯玉祥,冯玉祥也没有拒绝,重新回归了国民党中央。
但此时离全面抗战还有些间隔,在此期间,国民党内部有许多极端的抗日主战派,直接和蒋介石起了武装冲突,开始和蒋介石对立。
但在冯玉祥看来,这个时候再对着干不利于团结,抗日需要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谈谈,大敌当前,应该先放下仇恨。
从这一点来看,冯玉祥应该是将之前对蒋介石的成见统统放下了,这也让蒋介石对他感到震惊,甚至有些自愧不如,在冯玉祥的调节下,国民党内部都选择了握手言和。
虽然国民党内部平定了,但是国民党和红军之间依然还是敌对关系。但在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契机,那就是“西安事变”。
这件事爆发之后,蒋介石感到非常的愤怒,但在冯玉祥的劝说和调结下,这件事最终得以平息,红军和国民党之间也放下了成见,国共第二次合作,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起抗击日寇。可以说,冯玉祥对前期的团结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日时期,国民党一开始划分了五个战区,但随着抗战的继续深入,五个战区已经不够了,紧接着又继续划分了五个战区,一共十个战区。
十个战区的司令官都是国民党内部的高层,而冯玉祥就是被任命为第三战区的总司令,还有一些其他的旧军阀代表们例如阎锡山划到第二战区,李宗仁被划到了第五战区,刘湘被划到了第七战区。
作为第三战区的总司令,在我们的眼中应该是一个指点江山庄严的人物,但没想到冯玉祥非常害怕天上的轰炸机,在中原大战的时候,蒋介石就拥有一些空军,经常用轰炸机带着炸弹前来光顾冯玉祥,冯玉祥那个时候就经常挨炸。
到了抗日时期,日军的空军规模比蒋介石还要大,经常飞机一炸就是一座城,着实给冯玉祥吓坏了,甚至在当初淞沪战争打响前,冯玉祥并没有待在防区内,而是每天驱车找一个防空洞躲起来。
许多时候中央派来的顾问来访时都见不着人,都得在副官的带领下,去防空洞里找冯玉祥汇报情况。
但不要认为这是擅离职守,冯玉祥每天都会时间驱车来往上海和防空洞之间,许多淞沪防线都是冯玉祥亲自指导建设的。
他之所以那么害怕飞机,是因为他被飞机炸过许多次,许多次在驱车的途中,日军的飞机都会扔炸弹,但每次都没有炸死这位总司令,被炸的多了自然就害怕了。
冯玉祥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军阀,有人认为他是抗战积极分子。在这之后,蒋介石又爆发了内战,这让冯玉祥大为失望,在美国批判蒋介石的行为,但在回国的途中被遇到了火灾,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