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1年正月,杨贵妃在木桶里盛满了温热的水后,轻声呼唤了一声“禄儿”。听见呼声的安禄山,赤裸着身体从一旁的帘子后走了出来进入到木桶中,由杨贵妃亲手为其擦拭身体......
据唐朝习俗,新生婴儿满三日便为其沐浴,以祈求健康平安,谓之“洗三”。而今日正是安禄山48岁生日后第三天,杨贵妃突发奇想,要为这位“干儿子”沐浴。 洗浴过后,杨贵妃吩咐宫女将锦绣大襁褓取来,将安禄山裹缠妥当,然后抬上彩车在宫中四处游弋。杨贵妃一路拍着“儿子”的身体,口中仍喊着:“禄儿乖,禄儿乖......”那兴高采烈的模样,仿佛真的在逗弄一个婴孩。
这出荒诞场景,不仅没让人觉得诧异,反倒引来宫女们的哄笑。当时的皇帝唐玄宗甚至亲自前来观看,见此情景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哈哈大笑,沉醉于这热闹之中,并慷慨赏赐杨贵妃以表嘉奖。
几年前的安禄山还只是个边陲小卒,一个机缘巧合下通过重金贿赂,获得了宰相李林甫的赏识。在李林甫的极力推荐下,安禄山得以面见唐玄宗。
初见之时,唐玄宗便被安禄山那异常肥硕的身躯惊到,好奇地问他“肚子里都装了些什么”,安禄山则巧言回应“都装的是对陛下的忠心”。唐玄宗听后大喜,自此对他刮目相看。
同时杨贵妃也在第一次见到安禄山时,被他胖乎乎的外表逗乐。机敏的安禄山趁机恳求拜杨贵妃为养母,从此得以频繁出入宫禁。每次皆先拜见杨贵妃,再见皇帝,并称“习俗以母亲为先”。唐玄宗不但不责,还将杨家眷属多封为安禄山的兄弟。
如此一来,安禄山获得了皇帝和宠妃的双重信任。他时常进宫作乐,跳胡旋舞逗皇帝欢喜,或与杨贵妃对食夜谈。表面上颇有些丑事,但唐玄宗从未介意,反而将之视作一种情趣。
直到此时的“洗三”,唐玄宗的反应也是如此。在他看来,这仅是安禄山尽心侍奉养母的孝心表现,绝无他意,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位忠诚的大将,实在可喜可贺。
然而唐玄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眼中这位“忠心之臣”,早已野心勃勃,正等待时机反叛。
自任节度使之日起,安禄山便暗中储备军粮,招募兵马。宰相杨国忠早已察觉端倪,数次上书告诫唐玄宗提防,但都被安禄山巧言化解。今日的“洗三”,只是安禄山笼络人心的伎俩之一,好让唐玄宗彻底放松警惕,方便其日后起事。
四年后,安禄山终于在范阳举兵反叛,以“清君侧”为名向唐玄宗发难。手握十五万大军的他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东京洛阳,逼得唐玄宗出奔蜀地。仅一年后,安禄山便在洛阳称帝,建国大燕,史称“安史之乱”。
此后的八年内,唐室满目疮痍。唐玄宗被迫弃宠妃于路,又在夹岭无奈赐死杨贵妃,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宰相杨国忠也在兵变中被杀,无辜丧命。
而安禄山在称帝后也没有太多时间享受,很快双眼就失明了。他暴戾打骂左右,连自己的心腹也难逃鞭笞。终于在谋臣的背叛下遇刺身亡,又被儿子赶尽杀绝,无人收尸。
种种惨剧的背后,皆因唐玄宗过度信任奸臣,察觉不到危机的存在。安禄山靠谄媚马屁拍马屁得到宠信,进而坐大为患,可谓“惑主乱国”的典型。唐玄宗做为君主,本不该有丝毫懈怠,岂料一时疏忽竟酿成这样惨痛的祸端。
这场“洗三”闹剧,就在唐玄宗眼皮底下发生,本该警醒他心防备奸臣。奈何他不仅毫无察觉,反而赏赐有加,可见已完全被蒙蔽。日后大乱爆发时,唐玄宗只能懊悔不已,但一切为时已晚。
古言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身为君主,必须时刻警惕奸邪之人谄媚拍马,小心“入室抱蛇”。同时也不能因一时逸乐便麻痹大意,放松对奸佞的防备之心。唐玄宗因一时疏忽大意,终致祸端连连,实为后世君主的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