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道出中美日内瓦谈判内幕,中国明确要求特朗普,从此不再对“中国制造2025”说

鹏天云光 2025-05-14 11:13:39

美媒道出中美日内瓦谈判内幕,中国明确要求特朗普,从此不再对“中国制造2025”说三道四?   5月11日,中美经贸高层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闭门会谈正式结束。随后,双方均对外发布了积极的评价,并确认将于日内瓦时间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公布更多细节。   这事儿乍一听挺热闹,其实说白了就是中美这对老对手又坐下来掰手腕了——既有互相递台阶的客套,也有各揣心思的博弈。   从目前透出的风声看,会谈在关税调整、民生领域关税豁免这些面上的事儿有了点进展,但在高科技管制、产业政策这些核心矛盾上,还是针尖对麦芒。   先说这表面的“积极信号”。美国那边说要降低关税,咱们也回应暂停部分反制措施,听起来像各让一步。   但老百姓都明白,美国现在通胀高得离谱,超市里面包牛奶价格飞涨,再这么死扛着对华高关税,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家消费者。   咱们呢,也不是怕事,就是想着全球经济都不景气,能多开扇门总比多堵堵墙强,毕竟咱们的玩具、衣服还指着出口换外汇呢。   但这种“90天暂停”的操作,说白了就是临时休战协议。   民生领域的关税豁免算是这次会谈里相对实在的甜头。智能手机、电脑这些日常用品被划出了关税清单,为啥?   还不是苹果、戴尔这些美国大公司天天在国会山哭穷——他们在中国设了那么多工厂,产业链全搁这儿呢,真要加税,成本全摊到美国老百姓头上,回头选民一票把议员们选下去,得不偿失。   但美国玩的这手“选择性开放”可太鸡贼了,这边给你豁免点手机电脑,那边在半导体、芯片这些硬科技领域使劲下绊子,又是限制投资又是断供光刻机,摆明了就是想让咱们永远只做低端加工,高端技术门都没有。   就跟请客吃饭似的,给你夹两筷子青菜,肉盘子自己抱怀里,哪有这么占便宜的道理?   说到稀土,那可真是咱们手里的一张硬牌。美国虽说天天喊着“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但现实很骨感——全球70%的稀土加工能力在中国,他们本土的矿挖出来还得拉到咱们这儿来提纯,没咱们这块“工业维生素”,他们的战斗机发动机、导弹制导系统都得抓瞎。   这次会谈估计在稀土供应链上达成了点默契,但美国肯定不会甘心被卡脖子,转头就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搞什么“稀土联盟”,想在盟友圈里重建供应链。   不过这事儿没那么容易,澳大利亚的矿开起来得砸钱吧?技术人员从哪儿来?设备要不要从中国买?   绕来绕去,短期之内还是得跟咱们打交道,毕竟工业体系这玩意儿,不是说建就能建起来的。   最揪心的还是高科技领域的死结。美国对咱们“中国制造2025”的打压从来没停过,从2018年开始就拿关税当大棒,砸咱们的高端制造业,现在又搞什么“芯片法案”“量子计算限制”,说白了就是怕咱们追上他们。   咱们在谈判里明确要求美国别再对咱们的产业政策指手画脚,可人家拿“国家安全”当借口,说咱们搞“产业补贴”不公平。这话听着耳熟不?   当年他们自己搞“马歇尔计划”、补贴波音公司的时候,咋不说不公平呢?   现在双方同意建立技术交流机制,听起来像有进步,可美国连荷兰阿斯麦的光刻机出口都要管,真能把核心技术拿出来交流?   我看悬,大概率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嘴上喊合作,手里搞封锁。   这次会谈释放的信号,往好里说是双方都不想把关系彻底搞崩,美国需要咱们的商品压通胀,咱们需要稳定的外贸环境搞发展。   但往深里看,美国的“印太战略”明摆着是要围堵咱们,咱们的“双循环”战略也是要自强自立,本质上就是两条道上跑的车,暂时停下来聊两句,不代表方向变了。   就像村里俩大户,平时互相看不顺眼,但赶上灾年了,先商量着别砸对方的锅,等年景好了,该较劲还是得较劲。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看后续落实。美国说要降关税,可保留的10%关税还卡在那儿呢;说要搞技术交流,可新的对华投资限制令还在推进呢。   咱们要求美国别再抹黑“中国制造2025”,可美国国会天天炒作“中国科技威胁论”,说不定哪天又搞出个新法案来添堵。   这就跟两口子吵架签了和解协议,能不能好好过日子,还得看往后咋行动。您说,美国真能放下霸权心态,跟咱们平等合作吗?   咱们在外部压力下,能不能加快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   这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呢。   新华社——《中信建投: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解读》

0 阅读:0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