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空再创记录!巴铁成功拦截印军“风暴阴影”隐身巡航导弹!

国际风云观察哨 2025-05-14 11:22:32

近日,巴基斯坦军方陆续公布了一批在印巴冲突中的最新战果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枚在距离Mushaf空军基地约37公里处被击落、战斗部几乎完好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残骸。这款法国制造、被印度高价采购、号称“改变游戏规则”的隐身武器,最终在巴基斯坦防空系统的拦截下折翼荒野。而完成这一壮举的,不是美制爱国者,也不是俄制S-400,而是中国制造的红旗-9BE与LY-80防空导弹系统。 “风暴阴影”(SCALP-EG)巡航导弹,是法国马特拉公司与英国宇航公司合作研制的一款空射远程隐身巡航导弹,全重约1.3吨,拥有0.8马赫的飞行速度,最大射程在250至400公里之间,具备地形匹配飞行、末段红外成像制导能力,能在30至40米的超低空隐蔽突防,是一款颇具威胁的先进导弹。印度为了增强打击巴基斯坦高价值目标的能力,在引进“阵风”战斗机的同时也采购了这一武器,并期望其作为制胜法宝,打击巴军的重要目标。 然而,战争不是纸上谈兵。在今年5月的一轮印巴军事对峙中,印军试图利用阵风战机远程发射SCALP导弹,对巴军后方目标发动打击。但导弹尚未飞抵目标,便被部署在防区的巴基斯坦防空系统识别、锁定并成功拦截。现场照片显示,导弹战斗部完好无损,显示其在飞行过程中即被击中,未能引爆或命中目标。这起事件标志着巴基斯坦防空部队,依靠中国产武器系统,具备了拦截当今主流隐身巡航导弹的实战能力。 那么,巴基斯坦靠的是什么本事?一句话:中国方案的体系化优势。巴基斯坦此次拦截行动的主力,是“红旗-9BE”远程防空导弹和“LY-80”中程防空导弹,这两款导弹分别是中国红旗-9与红旗-16的出口型号。其中,红旗-9BE具备超过200公里的作战射程,具备抗干扰、反隐身能力,能够对来袭目标进行远距离识别与打击,而LY-80则在中近程构建起第二道拦截火力圈。通过这两型导弹系统协同运作,巴方成功建立了一道覆盖多层次、远中近结合的综合防空网。 更关键的是,这一防空体系背后还有预警指挥系统的有力支撑。巴基斯坦装备的中国产ZDK-03预警机与歼-10CE战斗机形成情报共享网络,能够对印军战机的飞行轨迹、导弹发射点、飞行方向等关键数据进行持续跟踪。中国武器的厉害之处,不只是单打独斗的参数数据,而是系统协同——预警机探测、指挥系统下达命令、防空导弹实施拦截,形成从“看得见”到“打得掉”的全流程闭环。 反观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就略显捉襟见肘。乌军也装备了“风暴阴影”导弹,不断对俄军后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甚至多次对克里米亚的俄军设施造成重大破坏。而俄军虽然也部署了S-300、S-400等先进防空系统,但受限于A-50预警机性能落后、指挥系统延迟响应以及前线情报不足,其整体防空体系面对“风暴阴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进一步凸显出,中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不是“拼图式”的装备堆砌,而是一整套能打仗、打胜仗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国防空系统首次在实战中“打广告”。此前,巴基斯坦防空部队也曾成功拦截印度发射的“大地”弹道导弹与“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后者甚至被视为印度军方最具威胁的打击武器之一。而中国的红旗-9与LY-80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命中率和抗干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还拥有FM-90、FN-16等短程防空武器系统,构成了从远程到末端的全链条反导防空体系。 当然,也有人质疑:拦下的这枚导弹看上去很完整,是不是没爆炸,不算真正拦截成功?这反而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防空系统不仅火力精准,而且拦截方式更加智能和灵活。有专家分析称,该导弹可能遭遇的是电子干扰加导弹拦截的“软硬兼施”式打击,或者是在飞行中被击中薄弱结构导致解体,而非爆炸。这样既能避免地面附带损伤,也更容易收集导弹残骸进行逆向研究。堪称一举多得。 随着这次“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被成功拦截,巴基斯坦再度验证了中国防空系统在应对隐身目标、远程导弹等复杂威胁中的实战价值。而更大的赢家,或许是中国军工。在国际军贸市场对防空系统需求不断上升、传统西方体系价格高昂且政治条件繁多的当下,中国的“红旗”系列正在凭借性能可靠、体系完备和价格合理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首选。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国际风云观察哨

国际风云观察哨

设立国际风云观察哨,为您实时监测全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