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笔:苏杯赛场,看见团队的力量
结束了苏迪曼杯的比赛,我们马不停蹄来到了泰国羽毛球公开赛。然而,前些天征战苏迪曼杯并夺冠的画面还时时在我脑海中回荡。
在大家眼中,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而在我们心中,胜利背后,是一段走得小心又艰难的路,这段路上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日夜的汗水与坚持。从备战到登场,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技战术的博弈,更是心理与意志的较量。苏迪曼杯对我、对我们中国羽毛球队来说,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斗。这是一场卫冕之战,更是一场主场作战的团体硬仗,承载着大家沉甸甸的期待和为国争光的使命。苏杯开赛前的一段时间,国家队五个单项的状态都略有起伏。反观对手,实力不容小觑,像韩国队这样的劲敌,早已不是可以轻易击败的。在这样的局势下,每一场比赛都容不得半点松懈。
混双作为打头阵的第一分,压力更是不小。可是苏杯前的那段时间,我的状态并不在最佳,消极的情绪一度让我陷入深深的焦虑和自我怀疑。然而,随着苏杯倒计时一天天临近,我越发明白:如果不尽快调整好自己,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比赛状态,更会拖慢整个团队的节奏。这种紧迫感让我不得不马上调整——状态不能等,它必须被逼回来。在教练组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开始调整训练节奏,更频繁地与搭档、团队沟通战术思路,重新梳理自己的节奏并建立信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天晚上,混双组聚在一起反复钻研对手的技术录像。队友们专注的神情、积极讨论的氛围,让我被团队带来的力量感和方向感唤醒。教练的肯定、搭档的鼓励、团队的协作,让我再次坚定了意志,慢慢从低谷里重新站了起来。尽管过程很难熬,就像我接受采访时说的,回忆起来也会落泪,但回头再看,真的很感谢这次苏杯,让我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30岁的自己依然有着无限可能。
本次苏杯,许多没有站上赛场、甚至没有进入本次苏杯名单的队友们,同样在幕后为我们这个集体默默付出着。他们的一场场陪练、一轮轮模拟、一声声助威,都是我们备战路上最稳固的靠山。而在他们身后,还有教练组的判断与决策、科研团队的数据支持、医疗和后勤人员的全力保障。每一分胜利的背后,都凝聚着这些看不见但从未缺席的付出。作为国家羽毛球队的一员,这些年来真正让我坚定方向的正是这份来自团队的力量。也正因为体会过它的份量,我更希望把这份力量继续传递下去。不仅是为了赢下一场比赛,更是为了让更多青年看到:在一个彼此信任、目标一致的集体中,每一次认真投入,每一次咬牙坚持,都是支撑彼此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能走得更远,正因为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拼。这份彼此托举、共赴目标的决心,不只是我所依靠的动力,也是我希望能持续传承的精神。
中国青年运动员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继承者与践行者,在赛场上拼尽全力为每一分战斗,是我们对责任的回应、对信念的守护、对时代的回答。我们向世界展现的不止于胜负,更是中国青年乐观积极的态度和永不言败的决心。我们身上的每一份光与热,终将汇成向前的力量。未来,我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迈向体育强国的道路上传递团队的信念,守护初心的方向。用行动回应热爱,以奋斗书写担当,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属于我们这一代运动员的力量。
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