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7岁的女红军李开芬被当做特务,拉到刑场上枪毙。就在这危急时刻,政治部主任张琴秋骑马来到现场,还没有下马便大声呼喊:“枪下留人!” “你们这是干什么,这个姑娘还没有成年,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要枪毙了她,你们说来听听,她到底犯了什么大错,让你们这么大费周章的枪毙她?” 张琴秋的一番话使得在场的人无话可说,他们四目相对,一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于有一个小战士站了出来说话了:“您去问张首长吧。” 原来这件事是张国焘安排的,彼时的他是新四军的将领,在待人接物上总是喜欢摆架子。 很多部下见了他都绕着走,因为都知道张国焘的脾气大,而且不仅仅是脾气上的事情,在做人上,他也很不周到。 张国焘总是喜欢故意整人,明明那些手下的战士们没有得罪他,但是他总是会鸡蛋里挑骨头般的揪出一些人,给人家下定义,说人家是“叛徒”或者特务。 李开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兢兢业业,在自己的职位和事业上奋斗,而且她还是个17岁的孩子。 然而就因为李开芬的家庭比较富裕,这便成了张国焘想要惩罚她的借口。 “你们看看,新四军里哪有像他们家那么有钱的,这明明就是个反革命!” 一顶帽子就这样给李开芬扣上了,事实上李开芬的家庭情况确实不错,但是家里人都是本分人。 她的父亲是个大秀才,不仅有才,还把女儿培养的同样很有才,而且父女俩的政治观念很正确。 早在好几年前她的父亲便一直和共产党保持联络,而女儿受到父亲的熏陶,也表示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虽然她年纪小,但是志气大,在14岁的时候便想着加入,但是奈何当时的年纪太小,所以无法加入。 就在17岁这一年终于加入了,但谁料到竟然被张国焘给冤枉,就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要把她给处决了。 “首长,我冤啊,我怎么可能是特务呢,您这样做真的太让人伤心了。”李开芬第一时间便开始哭诉自己的冤屈,但是对方根本听不进去。 就这样她被押上了刑场,她不想死,不是因为她怕死,而是觉得自己如果这样死了太冤屈了,如果能够在杀敌人的战场上死,那才是真正的值得、真正的有意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就在朱开芬已经要接受自己惨淡的命运的时候,张琴秋赶来了,可以说是她的救命恩人。 她来得很巧,再差一小会儿,说不定子弹就已经上膛射击了,只见张琴秋骑着大马嘴中呼喊着。 “你们给我停下,不要开枪!” 枪手听到后自然是没有开枪,万一是上边的命令改变了呢,就这样朱开芬算是死里逃生。 被张琴秋这个政治部主任救下来后,她内心非常感激,在张琴秋的安排下,他去了一所小学当老师。 张国焘这个人做事太绝,而且信仰不坚定,果然最终他还是叛变,原来他才成了真正的叛徒。 他投靠了国民党,在之前还妄想着自己另设一个中央,就因为上级的批评,他便受不了了,于是开始当起了叛徒。 此后他便成了军统内的大特务,晚年也不得不蜗居在台湾。 而朱开芬以后的路则是非常光明的,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人,两人结为连理,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