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的儿子徐小岩带女朋友回家,烧的一手好菜的徐向前元帅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子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5-14 17:39:50

徐向前的儿子徐小岩带女朋友回家,烧的一手好菜的徐向前元帅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子菜,但饭后,女朋友却问徐小岩“你父亲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徐小岩是徐向前元帅唯一的儿子,其实徐小岩出生时,徐向前元帅已经46岁了,中年得子,当时他兴奋地将儿子的小脚丫含在嘴里,然而为何这一次儿子带女朋友回家,认为徐向前元帅对她有意见呢。   徐小岩出生于1947年,彼时徐向前元帅正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年得子,因此也格外看重徐小岩。但徐向前对儿子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在徐小岩上小学时,全家正住在史家胡同。   徐小岩被送到八一小学读书,那里的同学也大多都是干部子女,大都互相攀比着谁家的家长官儿大,但是徐小岩却对此毫无概念。当时徐小岩也不知首长具体是多大的官儿。   毕竟当时按照徐向前元帅的要求,徐小岩总是每每步行回家,整整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偶尔坐公交车还要倒一次车,车费要花2毛5分钱。   每天徐向前给徐小岩的零花钱才3毛钱。   彼时徐小岩年幼,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肚子容易饿,偶尔因为嘴馋花钱买吃的,故而,只能步行回家。某天,一直走到天黑了,才到家里。   回到家后,徐向前元帅急疯了,着急的问儿子“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徐小岩便不好意思的说,肚子实在太饿了,就用车费买吃的。   徐向前元帅听后叹了口气,知道3毛钱相对较少,他关心儿子,但是仍然没有据此改变规定,每天仍然是只给3毛钱。   徐向前元帅本身就是极其节省的人,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担任总参谋长,率领一个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当时去的时候正值初夏时节,故而大家都只穿了一身薄薄的军服,此外仅带了一套便装。   但因为特殊情况,代表团整整在苏联待了4个多月,莫斯科的气温又低,比北京低于好几摄氏度,刚进入9月天气,已经很凉了。故而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当时便有人向徐向前请示,是否要在莫斯科给大家买几件棉衣?   徐向前元帅听后思索了片刻,说道“你要使馆告诉跑莫斯科的信使,请他把代表团成员家里的东西寄过来。”然后又额外叮嘱对方“我家里也有一件大衣,让他们也通知我的夫人寄来。”   同志听了后便劝道,“一件大衣也不值几个钱,何必再找呢。”徐向前皱眉说“我家里有大衣嘛,为何要在这里买呢?”   徐向前元帅是十分节省的,他严于律己,对儿女的教育也格外严格,对唯一的爱子徐小岩也格外在严格,此外,对几位小棉袄也是如此。   他的大女儿徐志明到退休时,还是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二女儿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成为第一代硕士研究生,主持的项目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二女儿都住在8㎡的小屋里,后来单位调整住房才改变居住条件。   自始至终节俭,自始至终不搞特殊化,这便是徐向前元帅,他最常告诫子女的一句话便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做人要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要抓紧时间学习研究新东西,尤其是科学技术。”担心子女不上进,还为之写下“言之贵在于行,行之贵在于果,大小事皆然”的警语。这便是徐向前元帅。   他唯一的爱子徐小岩难得带女朋友回家,一贯节俭的徐向前元帅下厨做菜,没有放一块儿肉,最后满桌子的菜全是绿油油的,就是土豆,豆角等。   徐小岩的女朋友才会为此误会,在饭后偷偷问对方,徐向前元帅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其实并非如此,徐向前元帅亲自下厨便是最大的重视。   后来徐小岩也曾回忆说“某次的父亲在北戴河时,曾经的几位老部下来探望父亲,父亲请他们吃晚饭,吃的都是大锅的盒子饭,主要是稀饭,再放一点儿面条,土豆,豆角的大乱炖,大家穿着背心就吃开了,这样吃饭也挺好的。”   徐小岩据此介绍,父母革命的起点都是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曾经的军训便是升官发财者勿入此处,贪生怕死者另投他们。   那个时代,加入黄埔军校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有一种不求升官发财,不怕牺牲流血的献身精神。   而徐向前元帅也一直被称之为布衣元帅,就连以前的老部下送他两箱橘子,他都会不高兴的板起脸来训人,让别人自此再也不敢往家里送东西。   后来,徐向前元帅病重,在弥留之际还特意叮嘱家人,自己死后要一切从简,不搞遗体道别,不开追悼会。徐向前元帅去世后,总政治部曾为他家属颁发了8000多元的抚恤金,这也因此成为了徐向前元帅留下的唯一的一笔财产,但他的家人一分没动,全都给了秘书郭春福,因为对方的孩子得了白血病。

0 阅读:69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