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4岁齐白石带着三位美女去四川,住进了好友四川主席王缵绪家中。然而,人老心不老的齐白石,竟然趁着醉酒睡了王缵绪的小妾! 1936年,齐白石74岁,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画家。他带着三位随行人员——两女一男,从北京出发,去四川探访老友王缵绪。那年头,火车颠簸,路途遥远,可齐白石兴致不减,一路还在纸上勾画蜀地风物。王缵绪时任四川主席,手握实权,在成都热情接待,把齐白石安排进自家宅子。两人相识多年,因艺术结缘,关系铁得不行。齐白石还曾为王缵绪画过《四季山水十二屏》,如今这画还躺在重庆三峡博物馆里。 齐白石这人,出身苦,湖南湘潭的穷农家子弟,小时候家里连饭都吃不上。14岁学木匠,靠手艺糊口,闲下来就临摹《芥子园画传》,硬是自学成才。40岁后走南闯北,桂林、苏州、北京,哪儿都去过,眼界开了,画风也变了。1917年定居北京,认识陈师曾,才彻底甩掉老套路,画出自己的味儿。他的虾、蟹、鸟,活灵活现,接地气又高级,连普通老百姓都爱看。书法篆刻也不赖,刻了300多方印,自称“三百石印富翁”。 王缵绪呢,四川西充人,1886年生,家里有点底子,早年考了个秀才,脑子好使。1907年进四川陆军速成学堂,跟刘湘、杨森混一块儿,后来投身辛亥革命,从小兵干到团长。民国时四川乱成一锅粥,他左右逢源,慢慢爬上高位。1938年刘湘死了,他接了四川省主席的位子,抗战时管后勤,干得还行。他喜欢文化,办过巴蜀学校,还资助艺术家,跟齐白石的交情就是20年代攒下的。 这次四川行,齐白石本来是奔着老友去的。王缵绪摆酒接风,川菜麻辣鲜香,白酒一杯接一杯,气氛热火朝天。可问题就出在某天晚上,齐白石喝多了,醉得晕乎乎。有人领他回房,他迷迷瞪瞪推门就睡下了,结果睡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客房,而是王缵绪小妾淑华的卧室。淑华二十多岁,长得俊,是王的心头肉。那晚她没闹明白,以为是王缵绪回来,也没多想。第二天早上,俩人醒来一看,全傻眼了。 淑华吓得跑出去,王缵绪知道后火冒三丈。他觉得这事儿丢脸丢大了,毕竟自己是四川一把手,家里出了这种丑闻,面子往哪儿搁?齐白石赶紧解释,说自己醉得啥也不知道,完全是误会。可王缵绪不买账,当众数落他,还逼着写书面道歉。齐白石心里也不痛快,觉得自己不是故意的,用不着这么下不来台,但碍于情面,还是草草写了封道歉信,意思是“喝醉了失礼,对不住”。王缵绪一看这态度,冷脸把他送走,俩人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这事儿在四川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觉得齐白石岁数大了,醉酒出错情有可原;有人站王缵绪,说齐白石再牛也不能这么不讲究。淑华呢,受了牵连,在家地位一落千丈,后来日子过得低调。齐白石灰溜溜回北京,1937年抗战爆发,他没走,留在北平画画,画里透着股硬气。1949年后,他被新政府看重,1953年当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7年去世,活了93岁。王缵绪1938年正式当上四川省主席,抗战时出力不少,可1949年成都解放,他被抓进北京监狱。狱里他把收藏和学校捐了出去,算有点担当。1960年,他病死狱中,74岁。 这桩醉酒风波,表面看是齐白石喝多了走错门,可背后是俩老友性格和处境的碰撞。齐白石随性惯了,老了还管不住酒量;王缵绪位高权重,最在乎脸面。误会虽小,戳中的却是彼此的底线。友谊这东西,说到底也经不起人性放大镜的照。
1936年,74岁齐白石带着三位美女去四川,住进了好友四川主席王缵绪家中。然而,
混沌于浮云
2025-05-14 19:23: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