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周培源漫步回家的路上,一如往常亲昵地靠近妻子的耳边,说我爱你。随后,

鉴史忆往呀 2025-05-15 14:49:56

1993年,周培源漫步回家的路上,一如往常亲昵地靠近妻子的耳边,说我爱你。随后,他温柔地拥抱着她,沉沉入睡,再也没有醒来……

谁说科学家不懂浪漫?

谁说学霸都是不解风情的钢铁直男?

周培源,在中国科学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曾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授课者,亦荣获了加州理工的崇高殊荣。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科学巨擘曾是感情世界的迟到者,直到28岁仍未能脱离单身,成了名副其实的“恋爱困难户”。

周培源诞生于1902年,正值国家风云变幻之际。他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颖悟好学,学业出类拔萃。

在那个年代,知识便是翻天覆地的力量。周培源对此心知肚明,他披星戴月,坚韧不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迈入清华大学的殿堂。对于许多人而言,考入清华已是人生巅峰。

但对周培源而言,这只是他征途的新起点。他并未因此自满,依旧笃信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他甚至在校园内开始自学英语,为将来的海外深造梦做准备,而当时学好英语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备之人,周培源以他卓越的学业成绩和娴熟的英语能力,赢得了赴美留学的宝贵机会,并在那里继续他的物理学研究。

国外的求学路途艰难险阻,但他始终不曾言败,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寻始终如一。

1927年,周培源携带所学回国,返回清华,投身教书育人的岗位,揭开了人生新的一幕。重返清华的周培源,以其学识和仪表赢得了无数学子的钦佩。

传言,他甚至收到了许多仰慕者的情书,一时间成为那个年代的“顶级流量”。

尽管如此,周培源并未为这些浮华所惑,始终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将智慧播撒。在他眼中,学术研究才是王道,其他皆为过眼云烟。

尽管周培源尽量保持低调,但他的声名和高冷形象却激发了人们更多的好奇与讨论。

终于在一天,好友的一句玩笑话让他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也该开始考虑个人的幸福了。或许,是时候找个合适的人共度余生了。

缘分,往往在不经意间降临。

隔日,周培源的友人拿来了一叠相片,意在为他牵线。本无太多期待的周培源,却在浏览一张相片时目光凝固。相片中的女子,短发乌亮,目光炯炯,笑容温柔,气质非凡。

周培源的友人看穿了他的情意,笑着告诉他,那位女子名叫王蒂澂,是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众星捧月的校花,追求者络绎不绝。

这反而激发了周培源的决心,他决定追求这位令他心动的女子。

在友人的巧妙安排下,周培源与王蒂澂的命运之线被紧紧拧在了一起。初次相约,周培源紧张心情难以自抑,他将筷子化身为友谊的桥梁,不时地为王蒂澂送上佳肴。

不料,他所不知的是,王蒂澂对韭菜深恶痛绝,而他所夹之菜中恰巧不乏韭菜的身影。

这个仿佛出自“钢铁直男”的无心之举,却意外地让王蒂澂觉察到他的淳朴与可爱。

他们似乎对彼此都有着别样的好感。不久之后,两颗心便紧紧靠在了一起,沐浴在甜蜜的爱河之中。

周培源在恋爱方面犹如一张白纸,这一点在王蒂澂面前展露无遗,然而正是他那份纯真的爱意,悄然叩开了王蒂澂的心扉。

时间来到了1932年6月18日,在梅贻琦校长的见证之下,周培源与王蒂澂在清华校园内结为连理。

他们的婚礼简朴而亲切,只有亲近的亲朋好友送上诚挚的祝福,他们的眼中盛满了即将开启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喜悦。

对王蒂澂而言,周培源那份深沉的爱意,是她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婚后,周培源将王蒂澂呵护在手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将妻子的感受放在心头。幸福的日子伴随着种种挑战,王蒂澂相继诞下两个女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愈发沉重。

更让她们备受打击的是,王蒂澂患上了当时被视为绝症的肺结核。看着爱妻日益消瘦的身影,周培源内心无尽悲痛。

他跑遍了城里的医院,最后决定将妻子送往香山养病。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幼小的女儿和病弱的妻子间,周培源肩上的担子愈加沉重。

每个周末,他都会骑车赶往香山探望妻子。有时候探病时间有限,他便趴在窗台上,远远地凝望着妻子,用手势传递着无言的安慰。王蒂澂看着窗外那个满手尘土却仍面带微笑的丈夫,内心涌起无尽的感激与力量。或许是真情的感动,一年之后,王蒂澂的健康状况奇迹般地改善了。

这让周培源喜不自禁,仿佛自己的生命得到了重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培源携家带口迁往昆明。

王蒂澂在生下第三个女儿后身体仍然虚弱,家里大小事情都由周培源操持。他白天忙于教学科研,夜晚还得照料啼哭的婴儿,常常熬夜准备教案、研究学术课题。

尽管生活充满挑战,周培源从未放弃对浪漫的追求。

他会在每天早上对王蒂澂说“我爱你”,关心她的身体状况,即使王蒂澂有时会嫌他“烦”,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1993年的一个冬天,周培源像往常一样晨练回来,王蒂澂让他再休息一会儿。

他答应了一声“好的”,却再也没有醒来。

0 阅读:42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