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70国外交官通报“朱砂行动成功”,印巴双方相互制裁仍在生效 尽管外界对“朱砂行动”的实际效果存疑,印度却以高调姿态向70国展示“胜利”。有观点调侃,想象各国外交官聆听“三哥”通报时,恐怕要努力压制复杂表情——毕竟这场持续仅五天、未分明显胜负的军事行动,在印度口中已成为“通过军事优势展示实力”的标杆。印度舆论更显“自信”:“只要我觉得赢了,其他一概不重要”的逻辑贯穿其中,甚至有声音称“保持自大传统才是胜利秘诀。 然而现实视角下,这场被外界定义为“规模有限、未现碾压态势”的冲突,既无一方投降结局,也未形成明确胜负定论。但印度的庆祝规格却堪称“魔幻”:不仅以超越国庆阅兵的阵仗展开10天庆典,更将“赔本赚吆喝”的嘴硬姿态推向国际舞台。 有评论犀利指出,这种“自嗨式胜利”本质是政治操弄——在国内民粹主义抬头、内忧外患加剧的背景下,印度政府若承认行动未达预期,恐将引发执政危机。因此,塑造“军事优势”的国际形象,某种程度上成为转移国内矛盾的无奈选择。 值得玩味的是冲突细节的争议性。分析指出,巴基斯坦作为美国盟友,其军方装备中不乏美制武器,若巴方在冲突中出现明确损失,美方理应有所表态。 但至今美国对此保持沉默,这一反常现象更让外界对印度“胜利叙事”的真实性存疑。 有网友调侃:“印度先是在全球面前‘拉了泡大的’,转眼间又将刚拉的那泡大的又吞了~吞了……回去,只剩旁观者目瞪口呆。” “印度何时才会承认问题”的讨论持续发酵。有观点认为,这个被戏称为“散装拼盘”的国家,其政府深知“承认失败”可能加剧内部割裂——从“牛气冲天”的政客到强调脸面的民众,某种集体认知正推动着“越输越自豪”的荒诞循环。正如印度网友自嘲:“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世界;我不要你觉得我输了,我要我觉得我赢了。”这种将政治需求凌驾于现实之上的逻辑,虽能短期内凝聚共识,却也埋下长期战略误判的隐患。 至于印巴双方持续生效的相互制裁,以及这场被戏称的“双赢式冲突”,或许正如观察者所言:当一个国家的战略叙事陷入“自欺欺人”的怪圈,真正的输家早已不是某一场具体的军事行动,而是其对现实的认知能力与自我革新的勇气。
印度向70国外交官通报“朱砂行动成功”,印巴双方相互制裁仍在生效 尽管外界对“朱
婵云起龙翔
2025-05-15 16:47:59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