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身价200亿的稻盛和夫被查出胃癌,医生警告:“必须马上手术”。谁知,

混沌于浮云 2025-05-15 19:23:50

1997年,身价200亿的稻盛和夫被查出胃癌,医生警告:“必须马上手术”。谁知,稻盛和夫却说:“哦,是癌症啊!那就不用住院了。”第2天,有关他的一则“消息”震惊全日本……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在日本鹿儿岛,家里七个孩子,他排老二。爹妈开个小印刷店,日子过得紧巴巴。小时候他就爱捣鼓机器,帮家里干活时总盯着印刷设备看个不停。12岁那年,他得了肺结核,差点没熬过去,病床上读了本佛教书,从此对禅宗有了兴趣。战后家里被炸得啥也不剩,他靠卖手工纸袋攒学费,硬是考上了鹿儿岛大学,学的是有机化学。1955年毕业后,他进了京都的松风工业,搞绝缘材料研发,改良了镁橄榄石技术,还设计了电隧道窑,崭露头角。 1959年,27岁的稻盛和夫带着8个同事,凑了300万日元,创立了京都陶瓷,也就是后来的京瓷。创业那会儿,厂房破旧,资金紧张,但他靠技术硬实力和团队信任,把公司做成了陶瓷行业的龙头。1984年,日本电信市场放开,他又联合三菱商事搞了个第二电电,后来成了KDDI,发展成日本第二大电信运营商。这两家公司在他手里从没亏过,利润常年名列前茅。他的管理思路受佛教影响,讲究利他,把员工当家人,成了不少老板的榜样。 1997年,65岁的稻盛和夫去做体检,结果查出胃癌。医生说情况严重,得马上手术,不然有生命危险。他听完没慌也没乱,就说了句:“哦,是癌症啊。”然后就走了,没住院也没大张旗鼓。第二天,他照常去公司开了会,告诉大家自己身体有点问题,打算术后去寺庙修行。员工和高管都懵了,外界更是传得沸沸扬扬。这反应太反常了,谁能想到一个亿万富翁面对癌症这么淡定?他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癌症只是个催化剂。 手术后,他胃切了三分之二,恢复没多久,就收拾行李去了京都的圆福寺,剃了头当和尚,法号大和。这消息一出,日本媒体炸了锅,标题全是“商界大佬癌症后出家”。有人说他看破红尘,有人觉得他被病魔打垮了。其实不然,他从小就对佛教感兴趣,创业时也常拿禅宗思想指导管理。这次出家是他早就想做的事,癌症只是让他下定决心。寺庙里他过得简单,每天打坐念经,彻底告别了商场的喧嚣。 2010年,78岁的稻盛和夫正在寺里修行,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救日本航空。JAL当时欠债2.3万亿日元,快破产了,曾经的国字号企业成了烫手山芋。他本来不想管,但想着还能为社会做点事,就答应了,条件是不拿一分钱工资。上任后,他发现公司管理一团糟,浪费严重。他推了个叫“阿米巴经营”的模式,把3万员工分成小团队,自己算账,自己负责。结果第一年就扭亏为盈,赚了1800多亿日元,2012年还让JAL重回股市,震惊业界。 稻盛和夫的管理法宝其实挺接地气。他觉得企业得像人一样有灵魂,赚钱不是唯一目的,得让员工有归属感。他搞的“阿米巴经营”就是把大公司拆成小单元,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活儿对整体有多重要。他还爱跟员工聊天,了解一线情况,决策从不拍脑袋。这种方式不花哨,但实用,硬是把JAL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他的思路也影响了全球好几万企业家,大家都学着用他的办法干活。 2022年8月,稻盛和夫90岁,在京都家里去世,走得很平静。他这辈子没追求奢华,钱对他来说只是工具。他留下的不光是京瓷、KDDI和救活的JAL,还有一套让人深思的经营和人生哲学。他老说,人生无常,得珍惜当下,多为别人着想。他的故事告诉大家,成功不是有多少存款,而是你怎么面对挫折,怎么影响别人。

0 阅读:1094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