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印巴空战,印度耍了一个小聪明,那就是先让阵风战机、苏30、米格29上场,如果赢了,那么大家只会觉得印度军事实力强大,从而改变全球各国对印度的看法。如果输了,黑锅就让法国和俄罗斯背去,只要这些战斗机被打下来,大家更多的只会吐槽俄、法战机性能落后,名不副实,所以说无论输赢,印度都稳赢!
先说印度的如意算盘,他们很清楚,阵风、苏-30这些战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顶着“先进”标签,尤其是阵风,法国一直吹嘘它是“欧洲最强四代半战机”,苏-30MKI也被俄罗斯包装成“多用途王牌”。
印度把这些明星装备派出去,其实是在做一场“活体广告”。如果空战打赢了,印度就能借机塑造“军事强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甚至可能吸引其他国家购买印度国产武器。
毕竟,连法国和俄罗斯的顶尖装备都能被印度用得风生水起,自家产品自然也差不了。这种宣传效果,比花大价钱打广告还管用。
但印度更在意的是“输得起”,他们心里明白,巴基斯坦空军这些年进步神速,尤其是引进了中国的歼-10CE和霹雳-15导弹后,超视距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战机被击落的风险很高。
于是,他们提前埋下伏笔:既然飞机是从法国、俄罗斯买的,出了问题自然该由厂家背锅。比如这次空战,巴基斯坦用歼-10CE击落了3架阵风,印度媒体马上跳出来指责法国战机“名不副实”,甚至翻出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条款”,要求法国赔偿。
这种操作,既能转移国内舆论压力,又能为后续军购谈判争取筹码——反正印度可以借机压价,甚至要求技术升级。
不过,印度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完全打响。首先,国际舆论没那么好糊弄。巴基斯坦公布的战机残骸照片、法国情报官员的证实,都坐实了阵风被击落的事实。
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不得不承认,阵风的表现“超出预期”,暗示印度飞行员可能存在操作问题。这种表态,实际上是在拆印度的台,让印度的甩锅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俄罗斯的反应也很微妙。俄媒不仅没有帮印度说话,反而借机推销苏-57,暗示印度需要更先进的五代机才能对抗巴基斯坦。这等于间接承认了俄制战机的不足,让印度的“甩锅”策略适得其反。
更关键的是,印度的“散装体系”暴露了致命缺陷。印度空军的装备来自多个国家,这些系统之间缺乏协同作战能力。而巴基斯坦虽然装备数量少,但体系整合度高,在电子干扰和超视距打击上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差距,不是单纯靠甩锅就能掩盖的。有军事专家就指出,印度的战术规划其实不错,但技术代差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就像“骑兵硬冲机枪阵地”。
印度的这种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小聪明。他们以为通过外购装备就能规避风险,却忽视了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而非单纯的装备比拼。
就算这次能暂时转移责任,长期来看,频繁的甩锅只会损害印度与法俄的关系,也会让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军事实力产生质疑。
毕竟,真正的强国,不会把失败归咎于武器供应商,而是会从自身找原因。印度要想在南亚真正立威,恐怕得先学会“自己的锅自己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