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越战期间,一名年轻的美军士兵搜索游击队时,偶然发现一位母亲正在给她的

海诚看趣事 2025-05-16 10:33:59

1968年,越战期间,一名年轻的美军士兵搜索游击队时,偶然发现一位母亲正在给她的孩子喂奶。这一幕让他动容,于是他放下了手中的枪,静静地看着这对母子。 1968年越南战场闷热的雨季里,二十一岁的美国大兵史密斯趴在泥浆里匍匐前进。 这个从小在芝加哥贫民窟长大的青年,军装口袋里还揣着母亲用报纸包好的十字架。 三个月前他主动报名参战时,满脑子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梦,直到此刻亲眼看见被凝固汽油弹烧焦的芭蕉林,才明白荣誉勋章需要用活人血肉来铸造。 执行清剿任务的第七天晌午,史密斯在废弃谷仓的稻草堆后撞见了改变他命运的场景。 二十五岁的阮氏香搂着三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阴影里,汗湿的碎发粘在苍白的脸颊上,乳汁正顺着孩子嘴角往下淌。 这个本该在丈夫臂弯里坐月子的农妇,此刻抖得像暴风雨中的竹叶,却仍用身体堵住襁褓与枪口之间的空隙。 史密斯握枪的手突然使不上力气。他想起十二岁那年肺炎高烧不退,母亲也是这样解开衣襟,把最后半瓶牛奶混着自己的血喂给他喝。 瞄准镜里的越南女人与记忆中的母亲渐渐重叠,两个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母亲,眼里跳动着同样灼人的求生火焰。 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对视持续了漫长的七分钟。 当史密斯收起枪管转身时,钢盔上凝结的水珠正巧砸在阮氏香脚边的弹壳上,叮咚声惊飞了躲在屋梁的麻雀。 他没敢回头去看那对母子是如何逃走的,就像不敢承认自己正从战争机器变回活生生的人。 此后半个月的巡逻任务里,史密斯开始留意那些曾被刻意忽略的细节。 焦土里半埋的绣花鞋、断墙上歪斜的全家福、稻田里无人收割的稻穗,每个破碎的日常都像把锥子扎进心脏。 最让他喘不过气的是某天在战壕里听见中士吹嘘,说昨天击毙的越共士兵口袋里搜出五封没寄出的家书。 1992年春天,史密斯作为反战组织“和平桥梁”的创始人,在芝加哥老兵疗养院给年轻志愿者做分享时,总会掏出珍藏的弹壳和褪色襁褓布。 这个曾经幻想当将军的男人,如今最骄傲的头衔是“被二十三个越南孩子认作教父的美国老爹”。 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峻的四月,七十三岁的史密斯戴着印有和平鸽的口罩,在视频网站开通了名为《战壕里的玫瑰》的直播频道。 镜头前他擦拭着越南政府颁发的友谊勋章,背后的书架上摆着阮氏香孙子寄来的手工贺卡。 当网友问起如何看待最近的国际局势,老人举起当年没扣下扳机的那把老式M16,轻轻说了句:“你们看,生锈的杀器也能开出花。” 2023年8月,东京新闻社记者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偶遇拄着拐杖的史密斯。 他正把二十四只千纸鹤系在儿童轮椅的把手上,每只纸鹤翅膀都用越语和英语写着“妈妈”。 接受采访时,老人从帆布包里掏出泛黄的战场日记本,指着某页被血渍晕染的日期说:“看,这是上帝给我的第二次生日。” (信息来源: 芝加哥论坛报《越战老兵创立和平组织三十周年纪实》 越南人民报网站《美越民间友谊项目专题报道》 YouTube官方频道“史密斯和平频道”认证信息 日本共同社《广岛和平纪念活动外籍参与者专访》)

0 阅读:670

猜你喜欢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