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陈赓被国民党逮捕,随后蒋介石就问邓文仪,怎么去处置陈赓,邓文仪思考一会说了三个字,蒋介石觉得言之有理,转身对手下的人说:“把陈赓放了吧,让他从哪来回哪去”。
1924年,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当主考面试官,陈赓刚好是其中面试的一个人,蒋介石看着陈赓,问到:“为什么要来参军呢?"。
陈赓看着蒋介石,不假思索的说,我热爱祖国,不忍国家落难,所以为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来参军,蒋介石又提出了各种刁钻的问题想为难他,但陈赓对答如流,就这样陈赓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进入了黄埔军校,陈赓也让蒋介石感到十分的欣慰和自豪。
于是,蒋介石开始认真的观察陈赓这个人,他发现陈赓是一个善良负责任,天资聪明,吃苦耐劳的人,为人也正直乐观,有一次,周恩来举办了一个活动打算促进大家的关系,于是开设了戏剧社,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演,陈赓第一个报了名。
陈赓演的不是什么军阀,也不是革命英雄,而是演袁世凯的姨太太,他一出场,就令人开怀大笑忍俊不禁。过了几年,陈赓以优秀的成绩在黄埔军校毕业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赫赫有名,位列黄埔三人的首位。
而为了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在广州国民政府建立了北伐部队,讨伐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巨头。
可在1925年,国民革命军陈忠明爆发了战斗,蒋介石带领军队进行了长久的东征,他把陈庚带在了身边,战争快到高潮了,越来越激烈,但是因为陈忠明非凡的意志和战斗力,尽管国民革命军来势汹汹,但还是失败了。
这时,蒋介石坐在地上对陈庚说,我跑不掉了,你们快跑,不要管我了,把我们这里的信息尽快传递出去,保证大部队的安危。陈庚不听,抓起蒋介石衣领就往山下跑,一直到彻底摆脱敌人的追捕。
蒋介石拔出剑想自杀,被陈赓一把拉住了,他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你现在自杀不过就是给敌人有机可乘罢了,现在如果死了,谁来完成孙中山先生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蒋介石一听,这才缓缓放下刀,重新鼓起信心。
1927年,蒋介石叛变,陈赓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心疼,和蒋介石断绝了来往,陈赓选择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决心跟随共产党共创新中国。
而蒋介石投身国民党,两人因为彼此内心的信仰不同分道扬镳。
1933年,陈赓被抓,国民特务知道他和蒋介石曾经是朋友,没人敢轻易动他,这让陈赓增添了几分底气,在牢里大喊蒋介石的名字,抱怨他的背叛,说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要求蒋介石自己出来见他。
陈赓被押送去了南京,随后两人在南京见面,场面一下子变得让人窒息,两人眼神交织在一起争锋相对,谁也不让谁,蒋介石对陈赓说:”我看在我们两个是好朋友的份上,你继续为我和国民党效力,我就留你一命,你觉得怎么样。”陈赓轻笑说到:“我不怕死,只要共产党能带领新中国走向胜利,牺牲我一个又有何惧”。
蒋介石看着陈赓油盐不进的样子,拿他没有办法,于是就找他昔日的伙伴们去劝他,可是陈赓一看见他们就说到:“你们谁来都没用,你们都是背叛者,你们现在这样子对的起你们的良心吗”。
蒋介石看着那么多人劝他也没有办法,于是只能求助邓文仪,问他,我应该怎么对待陈赓呢,处死他也不行,可是留下他,他又不肯和我低头,为我所用。
他开始想如果他们没有抓住陈赓,两人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彻底撕破脸了,是不是就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保留着内心最后的一丝美好。
邓文仪只能回蒋介石三个字,他告诉蒋介石自己不知道。蒋介石只能一天天的陷入沉默,他短暂的关押着这位昔日的好友,最后,他还是决定放过陈赓。
为了不那么明显,他就对陈赓的看守放松警惕,对营救他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随便便的忽悠过去了,让共产党人顺利的将她救了出去,让陈赓回到了共产党人的身边,继续为他的理想努力,为他的信仰继续效力。
陈赓无疑是一个风霜高洁,为人正直,英勇无畏的人,他不惧死亡,面对困难的时候以非常乐观的精神面貌去面对,面得诱惑时始终坚守初心,不被威逼利诱,是我军不可多得的战斗英雄,更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有人说,蒋介石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无奈两人道不同各不为谋。
还有人说,如果他们不是站在彼此的对立面,应该会是一对让人羡煞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