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印军已经占据并建立有人哨所、防御工事的地方,不经历一场有热兵器参与的战斗,是不可能收回的。”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两国关于边界的争端一直断断续续,从未彻底停歇。1967年、1975年、1987年,在乃堆拉山口、克节朗和桑多洛河谷地带,中印军队曾经三次爆发小规模冲突,每一次都是印军被打得鼻青脸肿,但在其国内却被吹嘘为“小胜”甚至“大胜”。 东章地区归我国西藏山南市错那县管辖,独特的地理条件让这里草原丰茂、森林密布。但正是这些资源,让它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 争议的根源在于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由于当年测绘不精确,这条线在实际地形中走向模糊,特别是多果尔草场和东章瀑布一带,复杂的地貌让划界变得尤为困难。 印军依据他们对麦线的理解,在这些区域越线设点,甚至修筑了大量军事设施。 他们不仅修建了从旅部到前沿哨所的公路,还在多果尔草场至麦拉山口一线设置了多层哨所和防御工事。石墙、碉堡沿着边境线层层分布,有些甚至直接建在争议线上。 更令人无奈的是,印军还在瀑布下方修建宗教设施,试图从文化和军事两方面强化存在。 回顾历史,双方在东章的较量从未停止。1968年起,印军开始频繁活动,1986 - 1987年在这一区域首次设哨。我方也通过联合放牧、巡逻等方式宣示主权。 1999年,印军越过麦拉山口干扰我方放牧,引发了一场持续82天的对峙,最终在双方协议下各自撤兵。 进入21世纪,类似的摩擦仍不时发生。2001年,东章瀑布实际控制权易手;2003年,印军的石墙封锁了我方进入多果尔草场的通道。 近年来,我方加大了对边境地区的建设力度。新建居民点、开发旅游景区,数百个村庄拔地而起,大批群众迁到边境居住。 这些日常的生产生活,本身就成为守护边境的力量。老百姓一旦发现印军异动,能迅速反馈给边防部队,逐渐形成对印军哨所的包围态势。 从1962年到现在,中印在乃堆拉山口、克节朗、桑多洛河谷等地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每次冲突后,印军在国内宣扬“胜利”,但实际情况是,争议区域的每一寸土地,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捍卫。 如今东章地区的现状,印证了边境争端的艰难——印军长期占据的据点,仅靠和平手段难以收回,而军事冲突又存在极大风险。 在这片自然风光与地缘政治交织的土地上,如何在维护主权和避免冲突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双方的智慧。
印巴停战第一天,中国在藏南有了动作,要让莫迪明白一个道理
【6评论】【15点赞】
信仰
又是屁话,东章瀑布牢牢控制在印度手里。
风雨 回复 05-17 00:43
你知道个🔨
用户10xxx34 回复 风雨 05-17 05:09
本来就是事实
感觉中华
印度人毫无人性,与日本人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解放军一定要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