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79岁的张廷玉被抄家,36万雪花白银被翻了出来,乾隆得知后哈哈大笑:“好一个文官清流,好一个肱骨大臣,实乃国之蛀虫也!”可当乾隆查看记录后,脸色铁青异常难看,又灰溜溜派人将东西全部退了回去……
好像历来皇帝的心眼都很小,并且颇具猜疑,历来朝廷重臣的忠诚都会被皇帝猜忌为谋反,居高危者自危,大概是每一位皇帝的写照。
1750年,当御林军来到自己家,带来乾隆的亲笔圣旨时,张廷玉就已经意识到,总会有这么一天来临,早在1748年,张廷玉就知道乾隆已经容不下自己了,此时的自己身居高位,乃是三朝重臣,受天下人尊敬。
但是张廷玉又岂会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这几年来,张廷玉不止一次地向皇帝祈求告老还乡,但乾隆都拒绝了,安廷玉知道,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能杀鸡儆猴、收回自己权利的机会。
所以就有了今晚的这一幕,张廷玉呆呆的看着他们抄自己的家,在此之前,自己还是朝廷重臣,但是过了今晚,自己就成了一个反贼,谋朝篡位之人,张廷玉看着他们从自己家搜出的东西,心中不禁感叹:不愧是皇帝呀!
乾隆则是更高兴了,张廷玉作为三朝重臣,手中的权利甚至比自己还大,没有一个上位者允许这种情况出现,更何况自己的雍正老爹还亲口许给他太庙的资格,这就让乾隆有点自危了。
雍正重用他,代表乾隆也会重用他,相反乾隆也在想:张廷玉一个汉人,怎么会始终效忠自己?再说了,他要是想谋反的话,拥护他的人自然不少,那可就成了自己一个心腹大患。
不得不说,乾隆在驭下之术和招贤纳士上,确实不如自己的雍正老爹,雍正虽说疑心也重,但是看人准,也很会稳定朝堂。
但是乾隆显然没有遗传老爹这一点,光是看张廷玉的结局就知道,一个朝廷重臣居然被他安上了结党营私的罪名。
乾隆看着从张廷玉家里,36万雪花银和无数奇珍异宝,乾隆大喜过望,这就证明自己的猜测没有错,那张廷玉确实不是什么好官。
可当他查看了张家的账本之后,瞬间羞愧的脸红,原来自己搜到的这些白银、字画都是历朝皇帝赏赐给他的,还有一些是自己赏赐的,张廷玉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赏赐之物也都保存的非常好。
乾隆看着账本,随后摆摆手对侍卫说:“都送回去吧,顺便对张大人说,朕把配享太庙的资格还给他,请他不要怪朕。”
不过经此一事,张家再不复往日的辉煌,据说张廷玉晚年十分凄惨,往日交好的大臣也没有一人来看他,五年后,张廷玉病逝,这个为大清鞠躬尽瘁的忠臣,最后竟没有安享晚年。
当乾隆得知张廷玉病逝的消息,愣了很久,随后,便下旨将张大人以太庙的规格下葬。
信息来源:《清史稿·本纪九·世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