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日军高级将领川岛谷川在外闲逛之际,一个小男孩向他弯腰行礼。川岛谷川甚是开心,对男孩竖起大拇指表扬了他。 在山东乐陵县的小村庄里,住着个身材瘦小的少年李安甫,李家祖辈都是猎户,他从小跟着父亲李锦林在山里摸爬滚打。 老猎人把祖传的枪法倾囊相授,十二三岁的他就能用土枪打中百步外的山鸡眼睛。 七七事变那年冬天,驻扎德州的日军联队长黑田一郎带兵扫荡,把他们家的房子烧成了白地。 他趴在麦秸垛里,看着母亲被刺刀挑翻在打谷场上,牙齿把嘴唇咬出了血。 转年开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路过乐陵,队伍里有个叫肖华的指挥员,这天正在村头登记参军名单。 李安甫挤在人群里往前凑,踮着脚尖才够到桌子边,肖华打量这个还没步枪高的孩子,摇头说:"打仗不是闹着玩的,你这小身板背得动枪吗?" 少年二话不说抢过司号员的军号,腮帮子一鼓,嘹亮的冲锋号震得树叶子直晃,在场的老兵都竖大拇指:"这肺活量,天生当号兵的料!" 入伍头三个月,他跟着部队在冀鲁边区打游击,别看人小,可耳朵比山猫还灵。 有天夜里摸鬼子炮楼,他听见三十米外草稞子里有金属碰撞声,一枪撂倒了摸黑查哨的日军少尉。 打扫战场时发现,那鬼子怀里揣着份作战地图,上面标着三个秘密弹药库的位置。 1939年麦收时节,武工队得到情报:日军驻乐陵宪兵队长茨谷五雄要下乡"征粮"。 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上个月刚把二百多个战俘绑在树上当活靶子。 于是,他换上补丁摞补丁的学生装,背着破书包蹲在城门口。 大中午太阳正晒,茨谷五雄骑着大洋马出城,镶金边的眼镜片反着白光。 他假装被马蹄扬起的尘土迷了眼,揉着眼睛往马肚子底下钻,说时迟那时快,藏在袖筒里的"王八盒子"顶住马鞍连发两枪,茨谷五雄像麻袋似的栽下来,金丝眼镜摔出去老远。 隔了两个月,济南派来个更阴险的川岛谷川,这家伙专门训练新兵用活人练刺刀,老百姓给他起了个外号"活阎王"。 武工队盯了他半个月,发现这老鬼子有个怪癖,特别喜欢小孩。 正好他身高不高,外形也和小孩一样,正好合适,他把短枪塞进掏空的课本里,大清早在川岛遛弯的巷子口转悠。 看见挎着军刀的日军大佐过来,他规规矩矩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川岛咧着嘴笑,伸手要摸他脑袋,就在这节骨眼上,课本"哗啦"掉在地上,川岛弯腰去捡的瞬间,两颗子弹从课本夹层里钻出来,不偏不倚钉进了心窝。 接连折损两员大将,日军从天津调来宪兵队长小野次郎,这家伙比前几任都狡猾,出门至少带五个卫兵,从来不让中国人靠近三米之内。 李安甫在城隍庙前的槐树上蹲了三天三夜,渴了舔树叶上的露水,饿了嚼兜里的炒黄豆。 第四天晌午,小野带着人视察新建的炮楼,等队伍走到三十五步开外,树杈上突然响起声布谷鸟叫。 小野刚抬头张望,眉心就多了个血窟窿,这个距离,正是李安甫拿手的三八大盖精准射程。 靠着这手百步穿杨的绝活,他前前后后收拾了七个日军军官,每次得手后,他总爱在墙上留个字条,开头永远写着"杀人者,泰山李安甫是也"。 有回端伪军据点,他在炮楼墙上用石灰画了只下山猛虎,吓得汉奸队长连夜卷铺盖跑了。 抗战胜利那年,部队要给他记特等功,表彰会上首长问他:"当年枪顶着小鬼子后脑勺,手抖不抖?" 身高一米二的他挺直腰板:"想想惨死的老百姓,手里的枪比秤砣还稳当!" 信息来源:九旬抗战老兵李安甫再登央视讲述冀鲁边军民革命事迹.德州新闻网
1944年12月,因为叛徒出卖,原抗联三路军特派员于天放被关押到日寇监狱。一天夜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