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天,一“国军中将”带着警卫光明正大开车来到上海一个炸药库,在国民党高

品古观今吖 2025-05-17 14:51:13

1945年一天,一“国军中将”带着警卫光明正大开车来到上海一个炸药库,在国民党高官眼皮底下,接受日军受降,之后把军械全部搬空运到新四军驻地。当时谁都没想到,此人正是10年前刺杀蒋介石的的王牌杀手。

虹口区一座日军遗留的军火库前,五辆蒙着帆布的卡车缓缓驶入,为首的黑色轿车里坐着位肩扛两颗金星的国军中将。

站岗的国军士兵瞧着这排场,连问都没敢多问,谁也没想到,这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正是十年前刺杀蒋介石的"民国第一杀手"华克之。

而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还要从1935年深秋的南京说起,国民党六中全会开幕当天,行政院门前镁光灯此起彼伏。

突然三声枪响撕裂空气,汪精卫应声倒地,刺客孙凤鸣当场被卫兵击毙,衣袋里搜出的记者证牵出惊天线索:这个持枪闯会场的年轻人,原本要杀的竟是蒋介石!

戴笠拍着桌子立下军令状,特务们很快就顺藤摸瓜查到了关键人物,时任军统上海站行动组长的沈醉带人直扑法租界,把华克之的住处围得铁桶似的。

他们在弄堂口支起馄饨摊,在阁楼架起望远镜,整整守了三天三夜。

但他们要找的人,此刻正在三条街外的茶楼里读着当天的《申报》,华克之早从窗户瞥见生面孔,转身就钻进了后巷的暗门。

没曾想这事后来成了军统内部的笑柄,沈醉在回忆录里写:"我们手里只有两张二十岁时的学生照,连他现在的模样都搞不清。"

当时上海滩流传着各种传说:有人说他化妆成黄包车夫在霞飞路拉客,有人说他扮作商行老板在交易所出入。

其实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华克之就住在巡捕房斜对面的石库门里,每天看着特务们进进出出。

值得一提的是,让让军统头疼十年的他,早年可是正经的国民党元老,1924年入党,在广东国民政府当过科长,给廖仲恺做过机要秘书。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那年,他亲眼看见进步学生被塞进麻袋沉江,从此对国民党彻底寒心。

后来跟着共产党搞农运,在苏北拉起过游击队,又奉命潜伏上海做情报工作,成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百变金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到上海,华克之望着外滩降下的太阳旗,突然想到虹口仓库里那批日军遗留的军火。

于是,他便托熟人牵线,结识了日军后勤少将冈田,凭着早年混迹官场练就的做派,把自己包装成第五战区司令刘峙的特派员,拿着伪造的公文大摇大摆走进戒备森严的仓库。

五辆卡车排着队开进虹口,华克之的座驾挂着特别通行证,后座两个佩枪警卫腰杆笔直,岗哨看着中将肩章根本不敢盘查,倒是仓库里几个国民党接收大员起了疑心。

有个上校凑过来问番号,随行副官眼睛一瞪:"战区司令部的事轮得到你管?"唬得对方灰溜溜退开。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车上装的都是要命的东西,上百挺机枪,还有数不清的子弹手雷,全数运到了苏北新四军手里。

但要说绝的还是他"七十二变"的伪装功夫,早年刺杀蒋介石失败后,他在香港搞过航运公司,在南京开过绸缎庄,甚至假扮神父出入教堂。

有次被特务堵在弄堂里,他顺手抄起墙角的扁担,操着苏北口音嚷嚷"借过借过",愣是从十几个便衣眼皮底下溜走。

军统档案里关于他的记录自相矛盾:身高忽而五尺三寸忽而五尺八寸,相貌特征更是五花八门。

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入外贸系统工作,直到1980年代解密档案,人们才知道当年震动上海的"虹口军火失踪案"真相。

有历史学者考证,那批炸药后来在孟良崮战役派上大用场,炸毁了国民党整编74师的重炮阵地。

而华克之晚年谈及往事总是轻描淡写:"我就是个跑腿的,把该送的东西送到该送的地方。"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