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林徽因写信给美国的好友费慰梅:手头宽裕的话,能不能借我一点钱,最近实

青史如烟啊 2025-05-17 15:10:57

1937年,林徽因写信给美国的好友费慰梅:手头宽裕的话,能不能借我一点钱,最近实在是揭不锅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林徽因与梁思成被迫离开北京,他们带着年幼的孩子踏上逃亡之路,原本优渥的生活被战火撕得粉碎。

他们逃亡路上最值钱的家当是装着测绘仪器的木箱,梁思成每经过检查站都要反复解释:"这些不是武器,是测量古建筑用的卡尺。"

为躲避敌机轰炸,他们专挑荒僻山路走,林徽因的肺病在潮湿阴冷的山洞里发作,咳得整宿睡不着觉。

途经长沙时遭遇大轰炸,全家从倒塌的瓦砾堆里爬出来,女儿梁再冰的布鞋里灌满碎玻璃渣。

可最折磨人的不是无休止的炮火,而是没有吃的,在晃县歇脚时,梁思成把怀表典当给当铺,换回来半袋发霉的糙米。

粮铺老板看他戴着眼镜斯文,故意抬价:"读书人现在不值钱喽,这米得用袁大头换。"

后来他们学会把衣服里子拆开,把银元缝在内衬夹层里,有次经过土匪出没的山区,林徽因故意把旗袍下摆的补丁露在外面,让人看着像是逃荒的穷教书匠。

辗转半年抵达昆明,这里聚集着南迁的教授学者,林徽因在西南联大找到教职,月薪刚够买二十斤玉米面。

上课要走五里陡峭的"教授坡",她哮喘发作时得扶着石壁喘半天,有学生偷偷看见,林先生讲《中国建筑史》时,粉笔头总要写到捏不住才舍得扔。

当时联大流传着"三钱教授"的说法,三钱银子买米,三钱买盐,剩下四钱留着买灯油备课。

梁思成尝试给人画建筑图纸贴补家用,可战乱年代谁还盖房子?有次他盯着脚上的旧皮鞋出神:"听说牛皮革熬汤能顶饿。"来串门的金岳霖教授听闻此话红了眼眶,转身就把自己的研究津贴塞在门缝里。

最艰难时,林徽因给美国好友费慰梅写信求援,信纸上留着泪渍晕开的字迹:"若有余力,盼能暂借些许..."寄信那天她在邮局门口徘徊许久,生怕遇见熟人。

国外大学发来聘书邀请他们去任教,夫妻俩商量整夜还是回绝了,林徽因摸着孩子熟睡的脸说:"故宫的斗拱飞檐记在我骨头里,走了就成无根之木了。"

他们在龙头村自建土坯房,梁思成和泥砌墙时划破手掌,血滴在黄泥里格外刺目,没有玻璃窗就用油纸糊,下雨天得用木盆接漏水,但书架上整整齐齐码着古建筑测绘手稿。

日军空袭最频繁时,全家都在防空洞里过夜,她把《营造法式》抄本贴身藏着,跟丈夫说:"要是咱俩没了,这些图谱就是留给后人的路标。"

有次炸弹落在百步外,气浪掀翻了他们种的菜地,梁思成从土里扒出半截萝卜,在衣襟上蹭蹭递给妻子:"今晚加个菜。"两人苦笑着,就着凉水啃生萝卜。

等熬到1940年,中央研究院资助他们去李庄考察古建筑,乘船过长江险滩时,船老大看他们带着孩子可怜,悄悄塞来两个烤红薯。

哪怕她发着高烧还在整理广元千佛崖的拓片,船舱漏水浸湿图纸,她急得用体温去捂干。

儿子梁从诫问妈妈为什么总要画破房子,她指着江边吊脚楼说:"这些木榫结构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就像你背的唐诗,不能断在我们手里。"

在李庄的煤油灯下,夫妇俩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买不起绘图纸,就用土制草纸代替,没有绘图仪,把筷子削尖当鸭嘴笔。

当她因为肺病恶化到卧床不起,就让丈夫把图纸挂在床头,眯着眼睛校改数据,有张唐代佛光寺的剖面图,因为反复修改太多次,纸面都被橡皮擦破了,梁思成找来米汤糊上纱布继续画。

抗战胜利那年,北平来信说老宅遭了兵灾,林徽因摸着被白蚁蛀空的窗棂说:"房子塌了还能再盖,只要测绘资料还在。"

他们用扁担挑着装满图纸的藤箱北归,箱角磨得发亮,像背着全部家当的蜗牛,路过武汉时,摆渡船被国军征用,全家在码头困了三天三夜,梁再冰饿得直哭,当兵的看不过去,掰了半块压缩饼干给她。

回到清华园已是1946年,夫妻俩在废墟上重建建筑系,林徽因撑着病体给新生上课,讲到山西应县木塔时突然哽咽:"当年测绘时,老乡用井水泡的炒面救过我们..."台下学生看见她磨出毛边的蓝布旗袍下摆在风里轻颤,窗外的海棠花开得正艳。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