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的亮相为什么被反复推迟?因为说白了,轰20还是不够成熟,甚至到了可以被淘汰

潇湘夜雨愁肠 2025-05-19 10:18:36

轰20的亮相为什么被反复推迟?因为说白了,轰20还是不够成熟,甚至到了可以被淘汰的地步。 核心问题出在发动机上。轰20早期方案用6台涡扇-15,理论推力接近100吨,但涡扇-15到现在都没完全搞定。 这发动机原本是给歼-20准备的,用到轰炸机上得重新设计,推力、油耗、可靠性都得推倒重来。 美国B-21用的F135改型发动机,单台推力18吨,咱这涡扇-15单台才15吨,6台堆起来才勉强够数,可维护成本高得吓人。 而且发动机尾喷口隐身处理一直没突破,B-2的S型进气道和锯齿喷口咱学了个皮毛,实际测试时雷达反射面积还是超标。 隐身材料也是个大坑。B-2的隐身涂料维护成本高得离谱,飞一小时得保养130小时,咱想搞更先进的超材料隐身薄膜,结果第四代产品量产时发现附着力不行,高温下容易脱落。 去年珠海航展上歼-20用了部分超材料,但轰20这么大的机身,全机覆盖的话成本直接爆炸,而且生产线根本没准备好。 更麻烦的是,美国B-21用了新型隐身涂层,维护周期比B-2缩短70%,咱这材料还在实验室里打转,根本跟不上人家迭代速度。 再看战略需求,现在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机把轰20的定位给搅乱了。东风-21D、鹰击-21这些导弹射程都超过1000公里,轰6K挂着它们就能覆盖关岛,根本不需要轰20冒险突防。 美国B-21都开始玩“忠诚僚机”了,能指挥上百架无人机当肉盾,咱这轰20还在纠结载弹量和航程,明显跟不上趟。更尴尬的是,六代机研发进度比轰20快得多,歼-36都试飞7次了,资源自然往那边倾斜。 国际竞争压力也不小。美国B-21已经服役,单价才7亿美元,咱这轰20光研发费用就烧了几百亿,还不一定能达到人家性能。 更要命的是,美国联合盟友搞技术封锁,咱想买点高端复合材料都难,只能自己硬着头皮搞。去年有消息说轰20弹舱设计要重新改,为了装下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结果导致整个气动布局得推倒重来,这一改又得耽误好几年。 最关键的是,项目管理出了问题。轰20立项时目标定得太高,既要隐身又要超音速,还得兼容核常打击,结果成了四不像。 早期方案用飞翼布局,后来发现超音速性能太差,又改成低展弦比设计,光风洞试验就做了上千次,数据反复推翻。更坑的是,发动机、材料、航电各系统研发不同步,等发动机搞定了,隐身材料又掉链子,整个项目像挤牙膏一样推进。 说白了,轰20现在就是个“技术夹生饭”,想对标美国最新水平,但底子太薄、步子太大。与其硬着头皮推出个半成品,不如推倒重来,等六代机技术成熟了,直接搞个“轰30”更实际。反正现在有东风导弹撑着场子,轰20晚个十年八年亮相,也不影响咱战略威慑能力。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潇湘夜雨愁肠

潇湘夜雨愁肠

潇湘夜雨愁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