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钱学森回国之后,中国科学院按照教授一级工资,给钱学森每月335.8元

玲珑说历史 2025-05-19 14:56:33

1955年,钱学森回国之后,中国科学院按照教授一级工资,给钱学森每月335.8元人民币,1957年起,钱学森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每月增加津贴100元人民币,另外,每年年底给钱学森500元人民币左右的奖金。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出身吴越钱氏家族,是五代吴越国国王钱镠的第33代孙。他爹钱均夫是个读书人,早年在杭州求是书院念书,后来还去日本留学;他妈章兰娟则是杭州富商家的闺女。1914年,钱均夫调到北京教育部工作,小钱学森跟着爹妈北上,进了蒙特梭利学校,后来又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那会儿,学校的校长林砺儒是个有名的教育家,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钱学森打小就练出一身扎实的理科功底,还种下了浓浓的爱国情。

1929年,钱学森考进上海交通大学,学的是铁道机械工程,成绩顶尖。193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清华大学的留美公费生考试,第二年就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攻航空工程,1936年拿下硕士学位。之后,他又转到加州理工学院,拜师空气动力学大牛冯·卡门,1939年拿到航空与数学双博士学位。在美国那几年,他一口气发了51篇论文,还搞出了“卡门-钱公式”,在火箭和空气动力学领域彻底打响了名号,成了华人学者的骄傲。

1950年,钱学森动了回国的念头,想把一身本领献给祖国。可那时候正赶上冷战,美国政府硬说他有共产主义倾向,把他扣了五年,啥自由都没了。直到1955年6月,他想了个办法,把求助信藏在香烟纸里传回国内,终于促成了中美谈判。同年10月8日,他带着老婆蒋英和两个孩子踏上回国路,先到香港,再回到大陆。一下船,祖国人民热烈欢迎,他直接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

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中国科学院给他定了每月335.8元的教授一级工资。说实话,这在当时绝对是高收入。要知道,那年头普通城市工人的月薪也就50元左右,钱学森的工资顶得上人家大半年的收入。按1955年的物价算,二等大米一斤才0.142元,面粉0.223元,食用油0.417元,他这每月335.8元能买1180多公斤大米,养活一家老小那是绰绰有余。

到了1957年,钱学森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工资又加了100元津贴,变成435.8元。加上每年年底500元左右的奖金,他的收入在当时的科研圈里算得上顶尖。这待遇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的价值,也说明新中国对人才的重视。不过,钱学森拿到这钱,可没想着给自己享福。

别看钱学森工资高,他的生活却简单得让人咋舌。他从美国带回一台相机,本来挺喜欢拍北京街景,可一听说胶卷贵得离谱,立马收起来吃灰了。家里吃饭也就是青菜豆腐,偶尔加条鱼就觉得挺满足。他不光要养两个孩子,还要照顾爹妈和岳母,开销不算小,可他从没抱怨过一句。

1963年,他还给上级写信,说自己435.8元的月薪太高了,要求降一降,这事儿搁谁身上不得让人佩服?到了1995年,他拿了100万港元的何梁何利基金奖金,没留一分,全捐去西部治沙了。这份无私,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回国后,钱学森一头扎进航天事业。1956年,他写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给中国的火箭和导弹技术指了条路。他当上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领头人,自己写《导弹概论》,还亲自给技术员上课,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1960年,中国第一枚导弹成功发射,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上了天,中国正式迈进航天大国行列。这背后,钱学森的功劳谁也抹不掉,他被称作“中国航天之父”,实至名归。

晚年,他还是那么低调。1990年代,有人提议给他盖个带院子的小楼,他直接谢绝,说现在住的已经比很多同行好了。家里没啥花哨摆设,50个书柜塞满书和剪报,满满的都是学问味儿。他还一直带学生,培养了一堆科技人才,把中国科技往前推了一大步。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葬礼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国家领导人亲自悼念。他被追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荣誉是他一辈子为国付出的最好证明。

0 阅读:109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