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为长得英俊,追他的女孩排成长队,他烦得眉头紧皱,放出话去:想跟我结婚,必须答应2个条件!谁料,这俩条件一出,吓跑一大群女生。
王德民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华民国时期,社会风气保守,对于异国血统的人士,往往带着更多的猜疑和排斥。
他与同龄人明显不同的面孔,高鼻梁、褐色眼睛和黑发,成为了周围人关注的焦点。在那个时代,像王德民这样的混血儿并不多见,他的存在引发了周围人的好奇和疑惑。
尽管他的父母对他满满的爱意,但在外界的眼光和言语下,王德民却渐渐体会到了异样的孤独。
他那不流利的中文,使得他与当地的小伙伴们难以交流,加上他与外国人相似的外貌,更是引来了无尽的非议和排挤。
每当王德民试图融入周围的小伙伴们,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却总是遭受到冷漠和孤立。他经常听到同龄人们用刺耳的言语嘲笑他,称他为“假洋鬼子”,让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伤痛和委屈。
年幼的王德民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王德民逐渐培养了坚强的内心。他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从内心寻找勇气和力量。
他用自己的方式,渐渐地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不再受外界言语的伤害和影响。
1955年的高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王德民生命中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他的高考成绩几乎接近满分,但却面临着想象不到的挑战。
清华北大,作为中国顶尖的两所高校,对于许多学子来说是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对于王德民来说,这似乎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
尽管他在学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他那不完全符合中国传统观念的混血身份,成为了他被拒之门外的绊脚石。
最终,王德民只能接受北京石油学院的录取,进入钻采系采油专业就读。
1960年,王德民大学刚刚毕业,他并没有选择一般人眼中的舒适工作或继续深造,而是选择了挑战。他主动请缨到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厂工作。
在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厂,王德民不满足于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他有着追求卓越的渴望和热情。
他开始着手研究地层测压,这是石油开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发现了现有的测压计算公式在准确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于是他着手推导了一套全新的计算公式,被后人称为“松辽法”。
这项工作并不容易,王德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但他坚信,只有克服了这一难关,才能为大庆油田的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王德民终于成功地推导出了“松辽法”地层测压计算公式。
与此前的“赫诺法”相比,这一新公式大幅提高了地层测压的测试精度,为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的油田开采速度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后来王德民,名声显赫,才华横溢,长相又俊美,成为了众多女孩心中的梦中情人。可他的婚姻条件却让很多女孩望而却步。
“想跟我结婚,必须答应两个条件!”这是王德民放出的话。第一个条件是结婚之后,他没有时间陪伴去逛公园;第二个条件是不能打扰他的读书。
这样的要求,对于许多女生来说,似乎有些苛刻,但对于王德民来说,这是他对生活和事业的坚守和追求。
许多女孩听到这样的条件后,纷纷选择离开,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婚姻方式。然而,在这一片离去的人群中,却有一个女人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她就是王日英。
王日英,温柔善良,聪慧美丽,却又不失坚韧和独立。
她在王德民24岁发明“松辽法”成为研究所技术工程师后,与他在一次职工舞会上相遇。王德民看到她的第一眼,心里便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和触动。
在那个夜晚,他毫不犹豫地向王日英发出了跳舞的邀请。两人在舞池中翩翩起舞,舞步虽然不够婉转,但却充满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从那一刻起,王德民对王日英的心开始渐渐萌动。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两人彼此了解,彼此倾心。王德民渐渐地发现,王日英不仅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女孩,更是一个理解他、支持他的知己和伴侣。
她不但从不要求他陪伴逛公园,更是默默地支持他的学业和事业。
终于,王德民在王日英身上找到了他心灵的归宿,找到了一份与他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爱情。于是,在他们彼此深爱的时刻,王德民和王日英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