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鉴赏收藏精品之西周原生黄玉玉珩
从鉴赏的角度看,东汉文学家王逸在《玉论》中详述玉的颜色:“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这是文字记载中,对红、黄、白、黑四种玉石中,最好色彩的描述。
在此文之前的东汉《说文解字》中,对玉的定义是“美之石”。并没有产地的概念。
因此,古代早期玉文化,并不是仅仅仅限于和田玉。所以,我们今天鉴赏高古玉,应该抛弃当代商业化的玉文化。
“黄如蒸栗”,色彩说的很明确,是正黄色,或者说明黄色,不会有歧义。但是,也有说成“色如秋梨”。这两种黄色似乎差距大了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和田玉没有原生黄玉,籽料黄玉是沁色,黄口料没有“蒸栗”色。
本件西周黄玉玉珩,是原生黄玉。并且是蓝田玉的远古玉矿脉。与现在的蓝田玉矿脉区别很大。
本件黄玉玉珩,如果不是透光看,是看不出来透明度的,但透光看,玉的通透性十分明显。非常符合早期玉德之内敛的含义。
到了明代,有了红玉、黄玉、羊脂白玉,一二三位的排名。但当时已经是红玉没有实物,黄玉非常稀少的局面了。
所以,从玉文化传承的角度看,高古玉是不强调玉的种类,而看重的是玉的色彩。
隅翁
现代杂料假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