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在某旅行社给孩子报了出国旅游项目,并花费16500元。岂料,在出发前孩子忘

重瓦下庆 2025-05-23 07:47:30

一女子在某旅行社给孩子报了出国旅游项目,并花费16500元。岂料,在出发前孩子忘带护照了,导致未能如愿出境。女子不干了,认为旅行社未尽到提醒义务,将旅行社告上法庭,要求返还16500,同时,要求旅行社赔偿往返飞机场的100元车费,被旅行社拒绝了。旅行社出于人道,只愿退还5000元。女子不接受,直接将旅行社告上法庭,法院的判决很意外。网友炸了:参加高考不带准考证,是不是还要告学校啊?

据潇湘晨报,5月22日报道:刘女士因为孩子没带护照,被迫取消旅行,一气之下将旅行团告了,引发关注。

刘女士对孩子的培养很上心,她认为孩子不仅要关注学业,也应让孩子多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去见见世面,看看更广阔的天空,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必要的。

但因为她工作比较忙,无分身乏术,不能亲自陪伴孩子出去旅行。所以,她经常利用孩子的假期,为其报旅行团,这样也锻炼了孩子独立的能力。

今年,1月6日,刘女士与某行社签订《团队出境旅游合同》,为小周报名“某某学校赴福冈友好交流”旅游项目,总共费用为16500元。

签完合同后,刘女士就开始着手准备小周出行要带的物品,这次旅行不比以往,毕竟孩子要出国了,说不担心是瞎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刘女士细心的准备着每一样要带的东西。

然而,百密总有一疏,到了出发当日,刘女士竟然忘记了给小周带上最重要到东西,把护照原件落在了家里,最终,旅行泡汤,未能顺利出境,孩子以失望落空。

面对这样的结果,刘女士把责任推给了旅行社,她认为旅行社在出发前检查工作不到位,于是,找旅行社讨要说法。

她试图据理力争:你们这是草菅客户的行程!出发前就轻飘飘在微信群发了几条消息,既没着重强调不用交护照原件,出游贴士里也遮遮掩掩,根本没明确提醒我们要自己保管!

刘女士又说:这么多年跟团游,护照原件哪次不是交给旅行社统一打理?现在倒好,行程全泡汤,损失谁来担?

又向旅行社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要求旅行社全额退还16500元合同款,还要旅行社对往返机场的100元打车费得照单赔付,否则绝不善罢甘休。

而旅行社负责人对此不认可,出示了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和合同条款,坚称他们完全是按照合同约定和行业规范操作的!微信群里多次提到过证件自行携带,行程单附件也用加粗字体标注了相关事项。

并指出小周漏带护照属于个人过失,他们已经尽到了提醒义务。

最后,旅行社也做出了让步,称出于人道主义,他们愿意补偿小周5000元,至于刘女士的其他诉求不能满足。

刘女士对旅行做出的处理结果,并不满意,一气之下将旅行社告上法庭。

网友不淡定了,真可怕 ,是不是旅行社还得明确提醒他,穿衣服而不是光着出家门去机场啊?

当然,也有人认为,旅行社应该做出补偿,比如有一些没产生的费用退还,回来的机票是可以退的,还有那边的一些门票之类的,因为没去不产生费用,所以应该退还一些。

那么,在法律的角度,该如何认定此事呢?

《旅游法》第62条规定:在包价旅游合同履行中,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告知旅游者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的情形 、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旅行社依法可以减免责任的信息、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事项。

本案中里,旅行社在微信群提醒“请带好护照”,行程单附件用加粗字体标注相关事项,一定程度上符合告知旅游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的要求,已经尽到了部分告知义务。

不过刘女士指出旅行社未明确说明本次签证无需收取护照原件以及强调原件由游客自行保管。

若合同未对护照保管问题作明确规定,按照常理,旅行社进行一般性提醒即可,从这个角度看,旅行社在告知义务履行上虽存在争议,但也有合规之处。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刘女士未认真查看微信群提示,也未在出发前仔细检查孩子随身携带的物品和证件是否齐全,自身存在责任,不应该把责任全推给旅行社,有失公平公正。

《民法典》第6条明确规定:即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最后,法院驳回了刘女士的诉求,判处旅行社无责。

但旅行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愿意补偿给刘女士5000元。

这件事中,刘女士确实应该先检讨自身,而不是把把责任全推给旅行社。

向旅行社提出是合理的诉求是在情理之中的,比如未产生的费用,但也需要合理的沟通方式来解决。

0 阅读:178

评论列表

夜行货车

夜行货车

1
2025-05-23 15:01

旅行社有病,赔什么5000

重瓦下庆

重瓦下庆

专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