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第二个乌克兰就来了?据外媒报道,伊朗可能和美国达成协议,要彻底放弃核计划,消息一出,以色列立刻跳出来放狠话,说“不排除空袭伊朗核设施”,伊朗国内反应也很微妙,老百姓有的欢呼,有的骂街,而高层却迟迟不表态,让人摸不着头脑。
2015年,伊朗跟美国、欧洲等国签了协议,承诺限制核计划,换取制裁松绑。但在2018年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重新对伊朗下狠手,伊朗经济被掐得喘不过气。
2016年,沙特和伊朗彻底翻脸,断交风波把整个中东拖进深渊。直到2023年,中国出面调解,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承诺恢复外交关系,中东才稍稍喘了口气。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开始在中东铺开,试图通过经济合作让这块土地少点硝烟味。
可就在大家以为局势要稳下来的时候,伊朗又整出新动静。2025年初,传闻伊朗可能跟美国达成新协议,彻底放弃核计划,换取制裁全面解除。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在德黑兰街头,有人放烟花庆祝,觉得能跟西方缓和关系,经济或许有救;也有人上街抗议,觉得这是向美国低头,丢了国家尊严。
伊朗高层却异常沉默,没人出来说个准话,让人猜不透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外界分析,伊朗可能把核计划当筹码,想从美国那换点真金白银,毕竟这些年制裁让伊朗经济快撑不下去了。
以色列可没闲着,一听这消息,立马跳出来放狠话,说伊朗的承诺信不得,甚至暗示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动手。
伊朗要是真弃核,以色列反倒可能失去“伊朗威胁”这张牌,逼得他们得找新理由来维持地区影响力。
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这时候也犯了难。这些年,他们靠“反伊朗”把阿拉伯世界拧成一股绳,可如果伊朗真跟美国缓和关系,他们的立场就尴尬了。
沙特担心伊朗一旦倒向美国,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可能被削弱,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怕被晾在一边,外交上左右为难。
但中东要想真太平,靠别人是指望不上的。过去十年,也门和叙利亚的战火已经证明,外部干预只会让乱局更乱。
中国这些年一直推“合作共赢”,通过“一带一路”帮中东国家修铁路、建港口,试图让经济合作取代争端。
沙特、伊朗要是能放下成见,联手搞经济,日子肯定比现在好过。否则,内斗不休,外部势力插手,中东恐怕真会变成下一个冲突的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