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禁止哈佛大学招国际生,孙玉良:或成为美国衰落的排外序曲】
2025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遭到哈佛大学的强烈抵制。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当日还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称,美国正考虑在其他大学也采取类似措施。很难想像美国为何出此昏招,这是想搞“闭关锁国”吗,要插上门过日子吗。要知道,美国的强大完全靠的是国际化,插上门美国啥也不是。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定如同一枚深水炸弹,瞬间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和国际社会引发强烈震动。
更离奇的是,特朗普政府不仅禁止哈佛未来招收国际学生,更要求现有数千名国际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那美国这个传统移民国家将“江山变色”,特朗普构建的“排外堡垒”将使美国这个全球“大熔炉”国家转向为世界上最排外的国家。当世界顶尖学府被迫关闭国际学术交流的大门,美国是否正在亲手拆解自己赖以强大的多元文化根基?我认为这将成为美国衰落的一个标志,2025年5月22日将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黑暗的里程碑,当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特朗普这么干,给出的理由主要来自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如指责哈佛大学“鼓励暴力和反犹太主义”,还有哈佛大学“通共”等虚妄罪名。但不管什么理由,也不应该一刀切啊,当学术自由让位于政治操弄,当多元共融屈服于排外情绪,美国高校废除了多元、公平与包容政策,其在高等教育的全球领导地位必将让位于他国。特朗普团队确实有民族主义情结,在其民族主义视角下,国际学生不再被视为学术贡献者,而是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意识形态渗透者”,看谁都像间谍。但再狐疑也不能是这么一个玩法吧,否定了美国传统上的多元价值观,这还是美国吗?特朗普如此惩罚“不听话”的高校,通过制造外部威胁来巩固内部支持,这种糟糕的政治决定与其说是谋略,不如说是昏了头,遭到大学抵制是必然的。
如果特朗普懂历史的话,应该知道美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几乎被殖民者屠杀殆尽。19世纪末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主要取决于其开放包容的移民政策;二战后美国确立全球科技霸权,同样得益于对国际人才的吸纳,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大科学家,其祖籍可不是美国人。美国近40%的诺贝尔奖得主全部来自于移民,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移民的比例更高,比如美国硅谷就有几万名华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那里工作。强制国际学生离开哈佛等大学不仅会中断他们的学术生涯,更会直接削弱美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研发能力。长远来看,这种“人才驱逐”政策将促使更多国家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体系,减少对美国学术机构的依赖,从而侵蚀美国的全球科技领导地位。
建议特朗普学学中国秦朝政治家李斯的《谏逐客书》,就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了。当学术机构被迫在保持独立与获取资金间做出选择,当国际交流被意识形态审查所取代,美国的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封闭与衰落。特朗普政府或许赢得了眼前的权力展示,但美国失去的可能是其作为全球学术领袖的核心竞争力。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决定,远非一场单纯的教育、文化战争,它还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从高等教育产业到科技创新体系,再到国家长期竞争力,都将遭受实质性损害。哈佛等顶尖研究型大学是美国科技优势的核心支柱,而国际人才则是这些机构研究力量的关键组成部分。当政治算计凌驾于经济理性之上,特朗普将亲手拆解美国赖以繁荣的知识经济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国家的繁荣与开放程度密切相关,特朗普亲手关闭了“帝国活力之源”,其科技优势和创新活力必将随之衰退,也将极大削弱美国作为全球人才和资本首选目的地的吸引力,加速美国相对衰落的进程。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排外政策的经济代价最终将由全体美国人民承担。著名经济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反思西班牙衰落历史时有一句名言:"西班牙把金子当财富,却把创造金子的人当敌人",当国家用意识形态过滤取代人才自由流动,其创新系统的衰竭几乎不可避免。
在这里我得给特朗普总统点个赞,中国的网民跟特朗普叫“川建国”先生,他的糟糕决策对美国的发展固然不利,却对中国的崛起大大有利。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表明,在国际环境动荡不安的时期,坚持开放包容的国家往往能够化危为机,而选择封闭排外的国家则容易陷入发展困境。中国如何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改开之初,中国派遣大量留学生赴美求学,同时吸引国际人才来华工作,这种双向交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依靠开放政策吸引的大量海归人才和国际人才功不可没。如今美国限制国际学生的政策可能导致全球人才流动重新布局,这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完善留学生政策,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构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多元化的学术交流网络,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学生来中国学习,应该成为未来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美国筑起保护主义壁垒,中国反其道而行之,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这对中国的发展大大有利。
历史经验表明,大国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其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当16世纪明朝实施海禁政策时,西方正开启大航海时代;当19世纪清朝闭关锁国时,英国正推动工业革命。今天,面对美国日趋封闭的倾向,中国需要以史为鉴,保持开放胸襟,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谁能够汇聚全球智慧,谁就能引领未来发展。美国的排外政策或许对中国形成挑战,但更是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机遇。美国不是拒绝国际留学生人才吗?我们中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