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18日,大汉奸黄标被执行死刑,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黄标每月偷偷给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5-24 17:54:54

1951年5月18日,大汉奸黄标被执行死刑,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黄标每月偷偷给新四军送20万银两,维持了我军给养,而紧接着的一幕,让人震惊! 1979 年 9 月 15 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详细复查,郑重撤销了对黄标的原判,宣告他无罪。一年后的 1980 年,武汉市公安局也为黄标正式平反。至此,黄标忍辱负重的英雄事迹才逐渐为大众所知,人们开始探寻,他是如何在误解与苦难中,坚守自己的信仰,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的。 1940 年,中共襄南军分区司令员李人林等人找到了黄标,带来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李先念的指示 —— 派黄标打入敌人内部。黄标深知,一旦接受这个任务,他将背负汉奸的骂名,被乡亲们唾弃,被家人误解。但为了革命,他毅然决然地答应了,成为了一名特别党员。此后,黄标接受了日军的委任状,拉起了一支 200 人的队伍。 他故意做出一些 “亲日” 的举动,乡亲们对他的行为极为不齿,族人更是将他的名字从族谱中剪掉。他的妻子遭受着邻里的白眼,母亲因无法接受儿子 “当汉奸” 的事实,悲愤自缢。黄标只能将这些痛苦深埋心底,在日军阵营中艰难地开展工作。 有一次,汉奸抓了 30 多名青年妇女,打算献给日军。黄标得知后,心急如焚。他灵机一动,借口这些妇女的家乡正在流行传染病,说服日军军医对她们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妇女都患有传染病。日军司令残忍地决定烧死患病的妇女,就在日军准备点火时,黄标挺身而出,以中国人处理传染病采用隔离而非烧死的方式,以及此举会引发百姓仇视、影响为日军征粮等理由,成功说服了日军司令,救下了这些妇女的性命。 还有一回,新四军战士余清误把黄标当成了汉奸,想要除掉他,结果不幸被日军抓住,交给黄标处置。黄标看着满身伤痕的余清,心中悲痛万分,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张贴布告,宣称要公开枪决余清,实际上却用土匪李代桃僵,暗中将余清救了下来。之后,日军抓到的几批 “新四军”,黄标都用同样的方法巧妙解救。 黄标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建立了秘密联络点玄灵宫。1941 年玄灵宫开光时,日军司令也来参加,他全然不知这里已经成为了党的军政人员秘密接头的地方。李人林等领导多次在此商讨抗日大计,游击队员们也曾在这里藏身,成功躲过日军的搜捕。 黄标并非一开始就是人们眼中的 “汉奸” 形象。1895 年,他出生在沔阳县峰口镇老沟张家台村。自幼命运坎坷,11 岁时与母亲逃荒走散,幸运的是被深山道长收留,学得一身好武艺。成年后的黄标豪爽仗义,在当地很有威望。1925 年,他积极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参与红军的组建工作。在 1930 - 1931 年间,他先后担任沔阳县苏维埃政府经互会主席等重要职务,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2 年,洪湖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的疯狂反扑,贺龙率领红军撤离。黄标不幸被抓,但他坚守革命秘密,拒不吐露身份。被关押一年半后,他终于获释。然而,此时他的家已经毁于战火,亲人也都离散,无奈之下,他成为了 “洪帮” 老大,即便身处这样的环境,他依然坚持劫富济贫,深受百姓爱戴。 1937 年,日寇侵略的铁蹄踏入沔阳。日军派汉奸雷筱圃试图拉拢黄标,让他担任保安大队副大队长,黄标严词拒绝,展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 1945 年,日本投降,黄标终于迎来了回归组织的时刻。他率领部下和辎重,满心欢喜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军分区司令员李人林代表李先念对他表示热烈欢迎,并宣读了陈少敏的贺电,任命黄标为襄南军分区汉沔指挥部副指挥长。但命运似乎并未打算放过他,蒋介石发动内战后,黄标在作战中身负重伤,伤愈后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只能在湖南等地化缘,默默等待组织的消息。 1949 年,两湖地区迎来解放,黄标担任了武汉市公安局政保处情报站站长。由于离开组织时间较长,他的党籍暂时未能恢复。1951 年春天,沔阳县政府在镇压反革命行动中,因不了解黄标的秘密身份,将他列入了处决名单。好在朱涤新及时报告,陈一新紧急出手相救,才让他暂时逃过一劫。但最终,他还是以 “叛变、当汉奸” 的罪名被判处十年徒刑。1953 年 8 月 3 日,黄标在武昌监狱含冤病逝,年仅 58 岁。 黄标的儿子黄忠汉,因为父亲 “汉奸” 的身份,从小受尽了委屈,心中对父亲充满了憎恶。1955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翻阅《洪湖革命史》,惊讶地发现父亲竟然是一位英雄。从那以后,黄忠汉踏上了为父平反的艰难道路,即使后来被打成右派,他也从未放弃。终于,在 1979 年和 1980 年,黄标先后得到了法院的无罪宣告和公安局的正式平反。2014 年 8 月 3 日,黄标被安葬于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他的奉献与牺牲,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铭记。 参考资料:抗日谍将黄标屡立奇功却被误当汉奸 刑场上被救下2015年09月16日 08:30 湖北日报

0 阅读:0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