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不升阳?等于白忙活!一个古方升阳祛湿,双管齐下。湿气太重,舌苔白腻,大便不成

飞翔说健康 2025-05-26 09:45:52

祛湿不升阳?等于白忙活!

一个古方升阳祛湿,双管齐下。

湿气太重,舌苔白腻,大便不成形,身体沉重乏力......为何很多人祛湿多年却总不见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大夫,依我看啊,湿气一直去不掉的关键,很可能是忽略了“升阳”这个重要步骤。为啥呢?因为在中医理论中,湿气属于阴邪,特别容易损伤阳气。再加上现在的人久坐不动,气血运行不畅,还爱吃冷饮,熬夜透支身体,这些行为都在不断消耗体内的阳气。当脾胃阳气不足的时候,水液代谢功能会变弱,湿气自然也就在体内堆积起来了。要是只单纯祛湿,不提升阳气,那就跟清理积水却不把漏水的水管修好一样,湿气很快又会重新积聚起来。

那正确的做法是啥呢?就是补气升阳、燥湿健脾,双管齐下。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经典名方——升阳除湿汤,这个方子就能补脾胃、升清阳、祛湿气,打破“阳虚湿困”的恶性循环。

这个方子出自名医李东垣的《脾胃论》,由13味药物组成,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给它们分成了三组。

①升阳组,有柴胡、升麻、羌活和防风这四味药。其中柴胡能疏肝理气,疏通阳气上升的道路;升麻能被气往上引,将阳气向上“托举”起来。而羌活和防风呢,负责散寒祛湿,通利关节,在扫除障碍,确保阳气顺利上行的同时,还能增强人们体表的防御能力,减少外界寒湿的入侵。这四味药配合,就能有效提升脾胃阳气。

②祛湿组,有苍术、陈皮、半夏和猪苓、泽泻。它们能从不同的途径把湿气给赶出体外。像苍术味道苦,药性温,能燥湿,强力去破除中焦湿浊,让脾胃功能恢复;陈皮和半夏是行气理气、化痰湿的老搭档,然后还能消除腹胀、肠鸣、打嗝的情况,减少脾脾胃气机积聚。而猪苓和泽泻呢擅长利尿渗湿,能将湿气通过小便给排出去。

③健脾组,有大麦面、神曲和甘草、益智仁。大麦面和神曲都是助消化、缓解积食的常用药,能帮助脾胃保持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然后益智仁呢,能够驱散寒气,恢复肠道的正常秩序,改善腹泻、便溏的情况。剩下的甘草既能守护中焦脾胃,又能调和方中所有药材的药性。

升阳除湿汤这个方子就是通过激活人体阳气来驱散湿邪。要是你也常年被湿气困扰,可以在中医指导下辨证使用。

0 阅读:11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2025-05-26 10:07

中医好历害的等于.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长青树、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没有昵称)。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