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17岁女兵蒋振娟目睹美军炮击的惨状,后来如何?上甘岭战役,让17岁女

醉卧桃林深 2025-05-26 14:03:04

上甘岭战役,17岁女兵蒋振娟目睹美军炮击的惨状,后来如何?上甘岭战役,让17岁女兵蒋振娟永远停留在了“17岁”,数十万军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中埋骨他乡,伤员更是数不胜数,而对蒋振娟来说,这段历史永远也无法忘却。 从整体来看,抗美援朝战役当中有300万中国军人陆续参战,光计算伤残人数就有20万,其中精神病患者也有不少,16岁就踏足战场的蒋振娟也未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其中之一。 不得不说,这群独特的患者经历的痛苦非常之多,因为直到1980年之后,中国才有“战争创伤”的相关研究,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仍旧无法忘记美军汹涌的炮火。 值得一提的是,对这些患者最有效的并不是医学治疗,而是战术指挥,精神受到创伤的患者们对战场印象深刻,以至于连军队的指挥动作都记的非常清晰。 为了尽可能平复这些患者的情绪,中国从1952年创建了志愿军精神科队伍,全国第一家公办精神病院也是以此为基础,而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签署后,伤员开始不断转移。 最后基本上都来到了东三省地区,蒋振娟也被送到了浙江第五康复议员,当时的蒋振娟年仅19岁,自从来到医院后,她就一直重复美军炮击的景象。 所有从上甘岭退下来的精神创伤老兵状态都相差不多,在病床上大喊“卧倒卧倒”,根据统计,上甘岭堪称抗美援朝最惨烈的战役,美军发射炮弹共记190多万发。 战争爆发的高地,基本上被直接削去了两米左右的高度,可见其攻势猛烈的程度,敌军像是“撒胡椒面一样扔出炮弹,整个山头像是大火炬一样”。 这样的景象别说对于年纪轻轻的蒋振娟,就算对于一些老兵来说也是前所未见的景象,因此,当这些战争创伤的患者从战场下来后,依旧无法忘记当时面对的恐惧。 不少人不断对天空怒吼,彷佛还想着冲锋陷阵,为了尽可能安抚他们,医院在病床前的电视机上放着朝鲜战争停战的纪录片,并且配合抗抑郁性药物进行治疗。 遗憾的是,蒋振娟没能从战争带来的阴影当中走出,就算过去数十年,她的记忆也停留在17岁那天,只有他人谈到朝鲜战争时,她的情绪才会出现些微的波动。 除此之外,蒋振娟一直都是那副眼神空洞的样子,不过,医院专门为蒋振娟准备了一套“迷彩服”,穿上迷彩服的蒋振娟,眼神中偶尔会有一些亮光。 只是,中国对于精神创伤的研究起步较晚,没能在患病初期进行及时调控治疗,导致数千名从战场退下的老兵受着精神上的折磨,而这些战争创伤老兵,值得所有人的敬重。 他们进入病院时,最大的年龄不到35岁,可进入病院后,他们的人生完全停止,并在随后几十年陆续离世,这或许也是在警告后世人战争带来的诸多苦难。 参考资料:最后的精神病人丨南福州看

0 阅读:20
醉卧桃林深

醉卧桃林深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