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陈天国在杭州灵隐寺的一棵大树上,上吊自尽了。离世之前,陈天国特意去见了前妻秦怡,并说:看到你平安我也就放心了。秦怡却表示: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他。 1967年的杭州,灵隐寺的古树下,香烟缭绕,游人稀疏。 陈天国,48岁,穿着旧夹克,站在一棵老槐树前,默默系上绳子。 他选择了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几天前,他专程去了上海,敲开前妻秦怡的门。 门开时,他憔悴的脸上挤出一丝笑:“看到你平安,我也就放心了。 ”秦怡冷冷地看着他,声音平静却坚决:“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门关上,陈天国站在楼道里,久久没动。 陈天国和秦怡的婚姻,始于1940年代的上海。 秦怡是银幕上的新星,眉眼灵动,演戏走心。 陈天国是剧团导演,风度翩翩,台词功底扎实。 两人因合作一部戏相识,聊剧本到深夜,渐渐生出情愫。 1947年,他们结婚,第二年生下儿子。 朋友说,那几年,秦怡拍戏忙碌,陈天国常在家煮粥,哄孩子睡觉,日子温馨得像老电影。 可好景不长。 1950年代初,剧团工作不顺,陈天国心情烦躁,脾气也大了。 他开始酗酒,回家晚了就摔东西。 秦怡拍戏回来,哄完孩子还要收拾残局。 她试着劝他,他却甩手:“你懂什么!”1957年,秦怡提出离婚,带着儿子搬走。 陈天国没挽留,只留下一句:“随你。 ”邻居们议论,这男人事业失意,拿妻子撒气。 离婚后,秦怡带着儿子四处租房,拍戏养家,忙得脚不沾地。 她接连演了《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成了家喻户晓的演员。 陈天国却越混越差,剧团解散后,他在小剧场跑龙套,收入勉强糊口。 他喝酒更凶了,朋友劝他去看看儿子,他摆手:“我没脸见他们。 ”偶尔,他会在电影院门口徘徊,盯着秦怡的海报发呆。 1960年代,社会动荡,陈天国的日子更艰难。 他搬到杭州,住进破旧的单身宿舍,靠给人写剧本赚点小钱。 1966年,他听说秦怡在上海过得平稳,儿子也上了学,心头一松,却又泛起苦涩。 他托人捎信,想见秦怡一面。 秦怡没拒绝,但见面时,她眼神疏离,只问:“你找我干啥?”陈天国低头,半天挤出一句:“就想知道你好不好。 ” 那次见面后,陈天国回了杭州。 几天后,他在灵隐寺的树下结束生命。 警察找到一封遗书,写着对儿子和秦怡的愧疚,还有一句:“我没脸再活。 ”消息传到上海,秦怡愣了片刻,放下电话,默默擦去眼角的泪。 她对朋友说:“他欠我的,这辈子还不清。 ”儿子问起父亲,她只摇头:“别问了。 ” 秦怡继续拍戏,抚养儿子长大。 1970年代,她重返银幕,演技更沉稳。 儿子后来考上大学,成了工程师。 陈天国的故事,渐渐被时间埋没。 灵隐寺的那棵老槐树还在,风吹过,枝叶沙沙作响。 秦怡的冷淡,陈天国的悔恨,交织成一段无人知晓的过往。 生活里,有些债,终究无解。
1967年,陈天国在杭州灵隐寺的一棵大树上,上吊自尽了。离世之前,陈天国特意去见
法客聊社会
2025-05-26 17:33:1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