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死刑犯的最后24小时,比你想象的精彩。 一大早,先来顿“洗心革面”火锅,羊肉清汤,没辣椒。说是能洗掉罪孽,可洗不掉脖子上的刀痕。曾有囚犯边涮边哭,这汤要真有用,还至于掉脑袋? 去刑场前,还得在“破碗居”喝“破碗酒”,黄酒白酒混着来,壮胆驱邪。摔碗声越大,上刑场腰板越直。 重新做人?大概只是个念想。 临了这顿,胃口都好得惊人。酱菜、饽饽,啥都要最好的。官员也配合,反正花的不是他们的钱,是从犯人家属那儿扣的。家属送来的馒头得插三根筷子,汤碗要倒扣,规矩多着呢。 监斩官也紧张,新来的进士,行刑前能吓掉椅子。刽子手得收买,刀快才少受罪。俞鸿图被腰斩写了七个“惨”字,雍正一看,这太狠了,以后不斩了。 吃饱了再上路,穷人临死前还能吃顿肉。摔碗,其实是为了卫生,怕血沾碗上。善待将死之人,图个心安,盼他们“一路走好,重新做人”。 历史总是这么黑色幽默。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9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