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朱媛媛同时考入“北电”、“上戏”、“中戏”,最终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她说在中戏的时候,我不是班里最漂亮的,可没想到,老师会拉着我,意味深长的说:"你如果认定了做演员这条路,我给你一个建议,唇下的痣和那颗小虎牙一定不要整!" 敬请有缘人留个“关注”,可以发表一下您的精彩见解~ 1974年的青岛老城区飘着咸涩的海风,朱家小院的石榴树刚冒新芽,7岁的朱媛媛蜷在父亲自行车后座,心里边却操心着与年纪不符的事儿。 看着爸爸冻得通红的耳朵在寒风里打颤,又想起从家到学校的坡道又陡又滑,父亲总要先送姐姐上学,再折返回来接她。 于是,每当车轮在冰面上打滑,她就屏住呼吸,悄悄抬起屁股想让车子轻些,这个笨拙的体贴动作,成了她人生最早的演技启蒙。 十九岁那年的雪下得特别急,艺校毕业的朱媛媛攥着分配通知书,在台东教育局门口跺着脚等开门。 命运跟她开了个玩笑——报道截止日期竟在三天前,这个意外把她推上了北上的绿皮火车,中央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和青岛的海风一起,吹开了她人生的新篇章。 中戏的排练厅镜子前,高景文老师捏着她的报名照直摇头:这姑娘长得真不怎么样。 可当朱媛媛穿着母亲缝的碎花布衫走进教室,老教授的眼睛突然亮了,课后他单独留下她: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甚至直接放重话:敢动它们就给我滚出戏剧学院...这是真正的恩师! 那天晚上,朱媛媛对着宿舍的镜子反复练习露齿笑,月光把那颗俏皮的小虎牙照得发亮。 1995年的《一地鸡毛》片场,陈道明老师经过时突然驻足:丫头,你端茶杯的手指在抖,她慌得差点打翻道具,却听见前辈轻声补了句:这就对了,新人的青涩最珍贵。 这句话像定海神针,让她在镜头前放松了紧绷的肩,次年拍摄《长征》时,零下二十度的片场,她穿着单衣念台词,睫毛结了霜也不觉冷,心里只想着不能给"中戏人"丢脸。 2006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朱媛媛和辛柏青的婚礼简单得像场同学聚会,她摸着婚纱上的蕾丝花边偷笑,想起大三那年拍广告的糗事。 当时她抿着嘴不敢露虎牙,摄影师突然大喊:姑娘你牙上沾口红了,吓得她手忙脚乱擦半天,却听见全场爆笑:要的就是这股子生动劲儿。 后来,这口小歪牙倒成了她的标志,连吃糖葫芦都比旁人咬得脆生。 女儿出生的那个雨夜,朱媛媛在产房里攥着丈夫的手,突然读懂了二十年前父亲的眼神。 当护士把襁褓放在她胸口时,她听见自己说:不接新戏了,要看着这丫头长出第一颗乳牙。 这个决定让经纪人急得直薅头发,她却把育儿经写得比剧本还工整,在女儿的辅食日记旁画满卡通涂鸦。 2021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44岁的朱媛媛站聚光灯下,她看见《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那个隐忍的母亲与台下观众重叠成一片泪光。 次年《我的姐姐》斩获双料女配时,她在后台摸着戏服上的补丁感慨:这哪是演姑妈,分明是演咱们这代女人的半辈子。 领奖词说到一半突然哽咽,虎牙在镜头前闪着光,像25年前那个青涩的新人。 2025年5月的北京还裹着薄外套,朱媛媛在病房窗边晒着最后的春光,只是好好的名字却印成了"朱媛元"。 护士以为她写错名字,她却笑:元是开始的意思,我这辈子演够了别人的故事,现在要当自己的主角了。 5月20日,她的骨灰撒向青岛大海时,浪花里翻涌着无数个瞬间:父亲通红的耳朵,陈道明老师的背影,女儿的第一颗牙,还有那颗永远俏皮的小虎牙。 如今在话剧院的荣誉墙上,《四世同堂》的剧照旁有行小字:韵梅扮演者朱媛媛,国家艺术院团优秀表演奖。 年轻演员们总爱围在照片前嘀咕:这姐姐长得真亲切。 他们不知道,这个把缺陷活成标志的女人,曾在零下二十度的片场冻僵手指,在产房里攥皱床单,在领奖台上咬住虎牙才没哭出声。 演员这行当,拼的不是漂亮,是心里那团火。 主要信源:(朱媛媛离世:她的一生,始于星光,终于烟火——2025-05-22·十点读书)
1993年,朱媛媛同时考入“北电”、“上戏”、“中戏”,最终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
安卉的
2025-05-27 14:55:53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