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年,乾隆下令抄了老师张廷玉的家,一下子搜出了36万两银子,乾隆冷笑一声,对着身边的近侍大臣一脸不屑地说道:“看看,这就是所谓的文官清流!但是仅仅过了一天,乾隆却将这36万两银子送了回去,还将责任甩给了内务府总管德保! 康熙年间有个叫张廷玉的读书人,祖上三代都是当大官的,他28岁考上进士开始做官。 那时候康熙皇帝老带着他到处巡视,山东闹土匪抢官粮的案子都是他亲手摆平的。 等到了雍正爷当政的时候,他更得重用,皇帝连圣旨都交给他代笔,可见信任得很。 雍正爷去世前专门留了道圣旨,让他跟另外三个大臣辅佐新皇帝,但谁也没想到,这道圣旨反而给张廷玉惹了大麻烦。 新登基的乾隆皇帝心里头别扭得很,他既看不上老爹留下的老臣子,又对汉人官员有防备之心,张廷玉这么个汉人老臣天天在眼前晃悠,乾隆越看越不痛快。 乾隆十六年,七十五岁的张廷玉实在熬不住了,他连着给皇帝递了三次告老还乡的折子,前两回乾隆都找借口拖着。 第三次正赶上乾隆大儿子夭折,皇帝心里头正难受,看见这辞职信火气直冒:"我儿子都没了,你倒急着要跑?"当场就派了内务府的人去张家抄家。 抄家的队伍在张家院里翻出三十六万两白银,还有不少金器玉器。 乾隆听说后冷笑:"都说张廷玉是清官,敢情都是装样子!"这话第二天就传遍了京城。 可谁也没想到,隔天乾隆又叫人把抄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送回去了,还当众骂内务府总管德保办事糊涂。 这事说来也怪,张廷玉当官四十多年,光雍正爷赏赐的银子就有二十多万两。 再加上他平时管着吏部、户部这些肥缺,过年过节收的冰敬炭敬,攒下这些钱还真不算贪来的。 乾隆后来派人查了三个月账本,发现每笔钱都说得清来路,这才知道自己冤枉了老师。 实际上,张廷玉这辈子也够传奇的,康熙年间跟着皇帝南巡北狩,雍正朝帮着处理朝政大事,到乾隆这儿反倒成了眼中钉。 其实乾隆心里明白,张廷玉这样有本事的汉臣留着有用,可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凭什么老爹留下的老臣要压着自己?这才三天两头找茬。 最让人唏嘘的是张廷玉晚景,告老还乡没两年就病倒了,临死前还惦记着雍正爷许他进太庙的事,乾隆虽然不待见他,到底还是按先皇遗诏办了。 而张廷玉的能力众人也是有目共睹,光看雍正爷留下的批文就知道。 有回皇帝在奏折上写:"张廷玉办事,朕可高枕无忧。"这话在清朝官员里可不多见,乾隆后来虽然嘴上不认账,处理政务时还是偷偷学了不少张廷玉留下的章程。 至于那三十六万两银子的事,后来成了官场上的笑话,有大臣私下议论:"张家这钱要是算贪的,那满朝文武都得掉脑袋。" 乾隆心里也清楚,所以后来对汉臣的态度稍微好了点,不过经此一事,张廷玉算是彻底寒了心,回乡后再不过问朝政,整天在家整理书稿,直到八十岁去世。 但话说回来,乾隆这事办得也不算绝,后来他南巡路过安庆,还专门去张廷玉坟前上了炷香,等回京后把张廷玉的儿子提拔到礼部,算是给老臣最后的体面。 信息来源:《澄怀园语》卷一,《清史列传》卷十四张廷玉传. 张公墓志铭——张廷玉:《漫怀园文存》. 新华网——走近安庆新“国保”:张廷玉墓.
1751年,乾隆下令抄了老师张廷玉的家,一下子搜出了36万两银子,乾隆冷笑一声,
粉樱萌娃
2025-05-27 16:18:10
0
阅读:1214
用户10xxx64
汉奸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