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为什么总觉得比中国强?这么说吧,别说印度了,出国久了,感觉这个世界上就没几个正常的国家。 中印对比本质是两种文明模式的碰撞,印度擅长"软实力输出",宝莱坞、瑜伽、外包服务确实全球知名,中国强在"硬基建狂魔",从5G到特高压输电都走在前列,但印度的问题在于,精英阶层常把"潜力"误解为"实力"就像学生吹嘘"我聪明只是不努力",却忘了考场只认分数。 更深层看,这种比较心态反映的是全球化时代的身份焦虑,当TikTok上印度青年一边跳"Naatu Naatu"一边争论"孟买何时超越上海"时,恰说明中国发展模式给了他们危机感,其实国家如人,总在"自信"与"自卑"间摇摆:日本一边夸"工匠精神"一边担忧少子化,德国守着精密机床却焦虑数字化落后。 所谓"正常国家",或许该改成"清醒国家"知优劣、不双标、能迭代,就像中国网民会自嘲"人均GDP还没捷克高",印度若能坦然承认"贫民窟与硅谷并存"的现实,反而能找到真解法,毕竟,真正的强者从不靠比较获得存在感,而是像深圳大疆和班加罗尔Infosys那样,用产品让世界主动买单。
印度:情况比你想象的还要糟糕!此文应该是出自于一个,一心想当英国人的印度人。
【8评论】【5点赞】
龙珍娥
你说错了吧?印度问的是上海何时超越孟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