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她突然抬头表示自己愿意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5-28 10:25:50

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她突然抬头表示自己愿意招供,但在此之前需要见哥哥一面,没想到,见完面后,接下来的事却让敌人悔不当初。 萧明华1922年8月出生在浙江嘉兴的商人家庭,祖籍广东潮阳。父亲萧子山早年带着八块银元到上海闯荡,后来在嘉兴经营织袜作坊维持生计。 萧家重视教育,五个子女中有四人接受高等教育,这在二十世纪初的普通家庭实属罕见。萧明华作为幺女,自幼聪慧过人,十五六岁就能帮着母亲操持全家事务。 1937年抗战爆发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全家辗转逃难到重庆途中,萧明华以优异成绩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 在这所汇集了许寿裳、台静农等进步学者的学府里,她接触到鲁迅文学思想,开始思考家国命运。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台静农推荐,她北上进入北平师范学院深造,人生轨迹在此发生重大转折。 在北平求学期间,萧明华结识了心理学教授朱芳春。这位表面温文尔雅的学者,实际是中共冀中敌工部地下工作者。 他观察到萧明华对时局的深刻见解,循序渐进地引导她阅读《新民主主义论》等革命著作。经过半年考察,1947年9月,萧明华正式加入地下工作小组,开始承担秘密抄写、传递情报的任务。 历史机遇出现在1948年夏天,台静农就任台湾大学国文系主任后,向得意门生萧明华发出任教邀请。北平地下党组织敏锐捕捉到这个机会,经中央情报部批准,决定派萧明华赴台建立情报站。 为掩护身份,朱芳春化名"于非"与其假扮夫妻,二人带着特殊使命登上开往基隆的客轮。 在台北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任教期间,萧明华白天讲授《国语注音符号》,晚上秘密组建"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他们以心理学讲座为幌子,在教师、记者群体中发展情报网络。 从1949年冬至1950年初,这个代号"台工组"的情报小组六次向大陆传送绝密军情,其中包含手绘的《台湾兵要地志图》,详细标注军事要塞、港口水深等关键信息,为解放军东南沿海作战提供重要依据。 危险在1950年2月4日不期而至,萧明华邀请三哥萧明柱到家中庆生时,两名不速之客突然造访。她镇定应对后立即销毁文件,用晾晒旗袍作为暗号示警。 当战友劝其撤离时,她坚持留下确保情报通道安全。两天后的深夜,国民党宪兵破门而入,从她宿舍搜出尚未寄出的密写信件。 在青岛东路军法处看守所,这个身高不足1米6的姑娘承受了电椅、老虎凳等38种酷刑。行刑者将她的双臂反吊梁上,用铁钳拔去指甲,逼问情报网名单。 即便多次昏厥,萧明华始终重复着:"我支持共产党推翻反动统治。"连狱中杂役都看不下去,偷偷给她送水时感叹:"这么文弱的姑娘,骨头比铁还硬。" 1950年11月7日深夜,牢房走廊响起异样脚步声。萧明华从容梳洗,请难友诵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次日黎明,面对枪口,她突然挣脱束缚冲向沙丘高处,用尽最后气力高呼革命口号。 子弹穿透胸膛时,年仅28岁的生命化作永恒丰碑。 三十二年后的1982年秋,萧明华遗骨终归故土。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汉白玉墓碑上,战友朱芳春手书"归来兮"三字,道尽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 2018年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披露,她当年获取的《海南岛防卫方案》直接促成了海南战役胜利,缩短解放进程近三个月。 据中共中央调查部解密档案显示,萧明华在台期间发展情报关系17人,报送机密文件237份。她的故事被收录进《北师大英烈传》,母校北京师范大学至今保留着她的学籍档案。 侄孙萧穆将军回忆,家族珍藏的最后一封家书里,萧明华用娟秀小楷写着:"愿以萤火微光,照亮黎明前的黑暗。" (本文依据《国家记忆》栏目组公开资料、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文献、中央调查部1982年烈士认定文件及萧明华亲属口述综合整理)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