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对越反击战中,我军哨卡的小战士拦住了一名女医生,让她出示通行证。女医生掏出了手榴弹,套在手上:“这就是通行证!” 1986年那会儿,中越边境那边还热闹着呢,炮火连天,猫耳洞就成了战士们的“豪华”包间,烟雾缭绕中带着点“仙气”。大伙儿心里都揣着一句话:“宁做战死鬼,不当俘虏爷”,这话到了前线,就变成了人手一颗的“宝贝”——光荣弹。这玩意儿,既是给敌人看的“警告牌”,也是给自己留的“保命符”。 有一天,一个小战士溜达着巡逻呢,突然拦下了一位满脸尘土的女医生,张口就要通行证。你猜怎么着?这位名叫刘亚玲的女大夫,直接从兜里摸出一颗手榴弹,往手指上一套,眼神那个坚定啊,说:“喏,这就是我的通行证!”小战士一看,傻眼了,心里头那个震撼啊,仿佛看到了啥超越岗位说明书的大招——那是豁出命去也要守住信念的狠劲儿!刘亚玲这家伙,本来可以在北京301医院悠哉游哉地过小日子,但她偏不,非要跑到最危险的前线去凑热闹。为啥?因为她看不得那些伤员因为救治不及时,要么少了胳膊少了腿,要么连命都没了。于是,她铁了心要当战地救护员,虽然申请了七次都被拒了,但她机灵得很,找了个探亲假的借口,自己一个人就溜达到了战场。 一到前线,人家可不含糊,直接钻进了猫耳洞,跟战士们同吃同住,感情好得跟一家人似的。有次流弹打中了她的屁股,她愣是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抢救伤员。伤口后来化脓感染了,高烧烧得人都快昏迷了,但她还是咬牙挺过来了。就因为她,数百名战士捡回了一条命,而她呢,好几次在鬼门关前转悠。 战争一结束,刘亚玲也没闲着。她回学校深造去了,拿了硕士学位后,直接扎进了农村医疗事业。到了2008年,她更是豁出去了,把家底都掏空了,创办了丰京医院,就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大问题。她坚持用最便宜但有效的药,简直就是把医者仁心带到了和平年代的另一个“战场”。 从猫耳洞到田埂上,从战地女神变成了最美乡村医生,刘亚玲这心里头啊,始终有一团火在烧。她身上那枚手榴弹的印记,不光是身份证明,更是她对使命死忠的象征。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人生的惨淡。”刘亚玲,就是那实实在在的猛士一枚。
1986年,对越反击战中,我军哨卡的小战士拦住了一名女医生,让她出示通行证。女医
历史瞭望之眼
2025-05-28 12:30:54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