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偷偷潜回大陆,在桂林住了几日后,她找旅馆服务员结账,谁料,服务员竟微笑着说:“白小姐,您的房费已经结清了。”
1986年桂林榕湖饭店前台站着位戴宽檐帽的女士,她掏钱包结账时,服务员忽然露出会心一笑:"白女士,房费已经有人付过了。"
这句话让白崇禧的小女儿白先慧瞬间红了眼眶。
她这才明白,自己小心翼翼隐瞒身份的回乡之旅,早被祖国同胞看在眼里暖在心上。
1966年12月1日深夜,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躺在病床上,浑浊的双眼直勾勾盯着窗外。
护士给他擦汗时听到老人用桂林土话念叨:"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可惜回不去了。"
次日下午,这位抗日名将在台湾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至死面朝西北方向——那里是广西桂林的老家。
远在美国旧金山定居的白先慧收到父亲遗物时,发现个蓝布包裹。
打开是泛黄的《桂林日报》、手绘山水册页,还有张毛边纸写着"桂林山水甲天下,愿得归来再看看"。
这些物件成了她的传家宝,每逢春节总要拿出来擦拭。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布那天,白先慧捧着报纸反复读了三遍,最后趴在厨房案板上哭湿了整张油印纸。
家里人却给她泼冷水,大哥白先道在电话里直叹气:"咱爸是战犯名单上的人,你回去不是自投罗网?"二姐白燕妮从香港寄来剪报,上面登着"警惕台湾特务渗透"的新闻。
白先慧把桂林地图铺在餐桌上,拿红笔画出象鼻山、漓江、七星岩,咬着牙跟自己说:"就算被关起来,我也要闻闻家乡的泥土味。"
筹备六年才敢动身,1986年春天,白先慧先飞东京转香港,特意换了三次出租车才到深圳罗湖口岸。
过海关时她手心全是汗,递证件的手直哆嗦。
没想到工作人员看完护照,笑着用桂林话问:"阿姨是回家探亲吧?"这句话让她差点哭出声。
住进桂林榕湖饭店303房后,白先慧成天戴着草帽墨镜。
早上七点就出门,专挑冷门小巷转悠。
有回在正阳路买米粉,摊主老太太盯着她瞧了半天,突然说:"姑娘长得像白将军。"
吓得她米粉都没吃完就跑了。后来才发现,街边茶馆的老茶客们常聚着聊"小诸葛"抗战守桂林的旧事。
最让她吃惊的是去七星公园那天,售票员看她掏钱,摆摆手说:"台湾同胞免费。"爬上月牙山,护林员老大爷递来竹筒水:"白将军当年在这打过日本鬼子。"
站在父亲战斗过的地方,白先慧望着漓江上来往的游船,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至死念叨"山水依旧"。
离店结账那幕最是暖心,服务员从抽屉取出个信封,里面装着六天住宿发票和找零,发票背面用毛笔写着"欢迎回家"。
后来才知道,从她入境那刻起,当地统战部门就悄悄安排妥当。
街边请她喝茶的老先生是退休文化局长,米粉摊老太太是街道办主任扮的,就连出租车司机都是退伍侦察兵。
这趟看似普通的旅行,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守护。
当年《桂林日报》记者跟踪报道时,在白先慧住过的房间书桌抽屉里,发现张写满"回家"二字的信笺。
如今这张信笺和那个蓝布包裹,都陈列在李宗仁故居纪念馆里,见证着两岸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永远
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