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乌克兰能源部突然宣布:已批准通过跨巴尔干管道引入希腊的液化天然气(LNG)。 这操作不只是单纯买气,更像是一场有备而来的“地缘能源反击战”——乌克兰这是不玩“中转站”的老路了,直接改当“能源中介”,要在俄欧博弈中杀出一条生路![微风] 事情得从俄乌“气战”说起,去年乌克兰关停了俄罗斯的过境管道,干脆切断了自己一直以来靠收“过路费”吃饭的生意,宁可少赚8亿美元,也要在能源上和俄罗斯彻底“脱钩”。 很多人当时不看好,觉得基辅这是断了自己的饭碗,结果现在人家亮出底牌:靠跨巴尔干管道把希腊港口的LNG一路送到中欧,自己还能当储气大户,靠存储、调配、转卖挣钱。 而且这盘棋布局并不小,亚历山德鲁波利斯港每年能接收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几乎是德国全年气耗的7%。 乌克兰自家地下储气库还有100亿立方米的储能,夏天能屯,冬天能卖,是“天然气银行”。 但话说回来,这事真不是说干就干的买卖,光中间牵涉的就有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匈牙利、斯洛伐克,七个国家配合一出错就得全盘重来。 而且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不是白菜价,比俄气贵出将近60%,中欧国家愿不愿意买单也要打个问号。 不过站在乌克兰角度来看,这条“绕道大法”不失为一招险中求稳,不仅能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又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能源议价权”,多少是把主动权握回来了一点。 只不过,这套操作能不能长期跑通,还得看政治稳定性、价格弹性、和中欧国家的配合程度。
终于明白我国为啥一直没援助俄罗斯,看朝鲜如今处境就明白了,当时俄乌打的火热时,朝
【10评论】【7点赞】